矛盾與意見相左,是人與人社交不可避免的沖突,這樣 的沖突可能伴隨著我們彼此的熟悉、信任、或者各自的素養,而在一開始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笑泯之。但很多時候,矛盾一旦激化,或者對話的兩人缺乏一些彼此的了解,或者觸碰到對方的最低利益底線等等的時候,你會發現,戰況會越演越烈,硝煙正在彌漫,我們需要去解決這些沖突,免得到最后兩敗俱傷。如何化解沖突,以下三點可以參考:
01 ?認清矛盾現狀,看見彼此的情緒
以前我和我媽吵過很多次,原因都因為,可能是我媽年紀大了,很愛念叨過去的事情,她總愛說以前,家族里面的誰誰誰對她不好,對我們家不好,有的時候還會逢人就說。我每次碰到這樣的時候或者聽到她又在講這些事情,總會很生氣,就覺得幾十年你都過來了,你的小孩長這么大,你老講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像個長舌婦一樣,到底為什么?
因為我非常非常討厭以及不屑背后議論別人,我不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拿著幾百年的事情一直在講講講,但是我們就剛好相反,她會說個不停,好吧,兩人的矛盾就開始了,又一次,我聽到我媽又在和別人說起我都聽了八百遍的陳年老事,等客人走了之后,我說了我媽一頓,我媽覺得我不體諒她,也跟我吵起來。最后兩個人吵到戰火止住但是余焰激烈到一個星期都沒有說話。
好吧,我們是在冷戰。最后也不知道是如何破冰的了。而后面,我又碰到了一次,我實在是忍不住,我又說了她,但那一次我學乖了,我知道,我要是繼續說下去,她又會生氣,我很清楚我們之間的矛盾是什么,我不想她老說這些有的沒的,她卻很想表達她心里的想法,哪怕她表達過很多次。我也很清楚,看見她這樣做我很生氣,我也很清楚,我繼續說下去,她也會很生氣。所以我換了一個和她的溝通方式,我嘗試著去問她,媽媽,你以前都經歷過什么,為什么這些事,這么久你都不愿意把它消化?你不覺得把它們消化,你會變得更自在輕松么?
然后有次,我和我媽一起睡,她跟我說了很多很多以前她的經歷,把我都說哭了,我開始理解她,心疼她,很想好好去愛她,我也嘗試著像個大人一樣去開導她應該學著去疏化自己的心結,去看看更多的好人好事,打開自己的心胸,不要老把恨放在心里之類的話,但是沒有很大的作用,她依然會這樣。
最后我認清,好的,她其實很需要關愛,她說,是因為她需要為心里的事情找到一個出口。所以我聯合姐姐,常常打電話給她,給她關心,給她鼓勵,會說一點讓她少說那些事情,但是總是很快就帶過,怕她有情緒。也會試著給她找事做,轉移她人生的注意力,到現在已經很少很少聽到她再說些什么了,當然很希望,未來她可以將心胸更打開,將事情看化。
02 ?將心比心,明確雙方的利益
其實很多矛盾的起源,是利益的沖突,所以才有那句經典: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不變的利益。那我們如何在一起矛盾中,找到起沖突的關鍵點,其實就是去分析對方的需求,他的利益。
我身邊有位大學同學正在辦理離職,她的公司需要她找到下家才能離開,但是公司的需求是你得找到一位既有經驗,但是工資還不能太高的接班人。但是這位同學面試了很多,要不沒有經驗,有經驗的人家開價都很高,她公司不同意。于是他們的矛盾來了,我看見同學的朋友圈怨道:有經驗的人你要不起,沒經驗的人你不想要,不愿花錢就請應屆畢業生啊,耽誤我的時間干嘛。之類這樣的態度,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之間的沖突,其實不算大,但是因為利益的不同,沖突就來了。所以這時候,這位同學和部門主管好好談談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找到適合公司又契合你的利益的方案,先達成一致的要求。
03 ?化干戈為玉帛
如何將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需要雙發的攜手解決。
找到求同存異的點,兩方必定需要一方稍稍的妥協,如果兩人相持不下,很難去調和。
方案需要具有長遠性,解決了眼前,也要能夠平和到未來。
清除模糊地帶,只要有歧義的,都統統不放過,全部攤開討論,找到平衡點。
一切矛盾源于各自的需求,但所有平和需要各自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從而去找到彼此愿意的解決方案。回歸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