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雜糧,很容易生病。心情也是如此,每天經歷大量的人事物,心情曲線也是高低不平,能一勞永逸的保持不變嗎?這個問題圖樣圖森破,因為如果人對外界事物反應始終保持一條直線的話,結果有二,要么他死了,要么他瘋了。
心理學的書太厚,理論流派太多,我的時間太少,怎么破?
首先,精神分析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那么多門派無非是想告訴你,他們調節心情的方法與眾不同,刷存在感啦!
我們簡單了解一下,精神分析學側重從人的本能.童年的經歷,潛意識等概念分析人的動機和心理,?夢的解析?是入門必讀的經典書。
行為心理學側重觀察人的行為,比如巴甫洛夫的狗,通過狗吃肉時鈴聲反復刺激,狗養成了盡管沒有肉,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的新習慣。
認知心理學最大的成果就是電腦,通過模仿人腦認識事物的方法,我們創造出智能計算機。雖計算機運行速度遠高于人腦,但是機器沒有情感,不懂七情六欲,這也是人的可貴之處,如果你沒有情感,連機器都不如。所以,情緒反應是高級生物的特權,請不要在讓悲傷逆流成河了!
其次,我們普通人如何調節心理呢?本人將多年心理學學習干貨給大家分享一下。
1承認和接納自己不是完人,允許自己有情緒低潮,和自己達成和解。
2發泄出來,比如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寫下來,持續一周用文字記錄自己心情,多數人心情會有所緩解。
3運動,每周運動四次,每次運動三十分鐘左右。心理學家做過實驗,服藥組.鍛煉+服藥組進行比較,鍛煉如同服藥,增加身體免疫力,釋放神經中化學物質。而且運動提高人的注意力.創造力和活力。性能力提高也十分顯著。
4冥想,每天10到15分鐘。許多高僧經過十幾年的冥想打坐,X光圖片顯示他們的某些大腦區域與普通人完全不同,他們感受幸福能力,處理負面情緒能力強于常人。
5充足睡眠。睡眠質量不高其實是心理問題的衡量指標。抑郁癥患者整夜 無法安睡,例如崔永元,當睡眠出現問題,多半和心理相關,身體是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你,你要開始關愛自己了。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只看不行動,否則這些經驗對你的價值為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