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父愛如山。但老陳給我的父愛從來都不像大山那般沉重,它更像風,托舉我,承載我,任由我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
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從老陳開始的。小時候,下雨了,老陳告訴我以周圍的樹木或者房屋為“參照物”就能更清晰的看到雨。后來當我長大了,物理老師提到“參照物”三個字,我會一下子就會想起那個兒時的下午,和老陳在陽臺上看雨。
因為被幼兒班的男同學欺負,我只讀了幾天幼兒園就放棄了。直接讀一年級的我不知道還有“星期天”這種東西,記得一年級的第一個星期六,不管爸媽如何給我解釋星期天是理所當然的不用上學,我死活都要去上學,因為老師根本沒有告訴我星期天不用去學校。老陳哭笑不得的送我去學校,然后,我終于相信:哦,原來星期天真的不用上學也!
當我剛開始學會寫字,老陳就要求我每天寫一篇日記,主題是關于陽臺上那盆粉籽花。天,粉籽花的種子才種下去的那一個禮拜花盆里絲毫沒有任何動靜!但即便是面對著花盆里沉寂的土壤,在老陳的要求下我依然可以每天寫一篇日記,現在想起來也是挺不可思議的呢!
從小到大,從老陳那里接受到的教育全都是正能量爆表的那種,他正直、善良、樂觀、幽默,他更多時候像個不諳世事的頑童,對每一個人都真誠和善。直到現在我依然驚訝于老陳何以如此?爺爺是一個沉默了一輩子的老實人,他總是不停的卷旱煙、抽旱煙,每天三頓都要喝至少二兩白酒;奶奶則是另一個極端,沒有主心骨,總是容易被不壞好意的人利用挑唆,做出一些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于是爺爺和奶奶大部分時光都是在爭吵中度過。就是在這樣一個吵吵鬧鬧的家庭長大的老陳,偏偏擁有坦蕩的胸襟和難得的俠義精神。
說來慚愧,我沒有完全承襲老陳的以上優點,我反而以一種洞悉世事的態度勸諫老陳不要那么天真的看待所有人,經常叫他不要“沒有原則的善良”。說到底,我也是害怕別人因為他的善良而傷害他。雖然我自小算是在老陳的溺愛中長大,所有的事老陳都盡量滿足我。但我從不以嬌滴滴的女兒自居,我更希望自己像兒子一樣堅強有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爸媽撐起一片溫情的天空。我是獨女,我必須是爸媽強有力的后盾。深深的記得老陳送我上大學時離去的背影,那個背影就像一個圖騰永遠的烙印在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父母能擁有孩子的時間太少了!自那以后,離別成了我和老陳的常態。
第一次覺得老陳老了是在爺爺去世的時候。有一天,爺爺摔倒了,然后再也沒起來。那時候我在重慶工作,老陳在電話里告訴我這件事,一時哽咽說不下去。媽媽拿過電話告訴我爺爺去世了……等我回到家,看到老陳紅紅的雙眼,心痛不已。
所幸老陳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生活的種種從未曾在他的眼里和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記,他現在的目光一樣清澈而真誠。或許對老陳來說目前最大的煩惱就是他女兒我至今未嫁。面對孑然一身的女兒,老陳心里一定充滿了擔憂,有那么一段時間一有和我同齡甚至更小的人結婚他都會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分享”那些喜訊。呵呵,他女兒也不是尋常的女兒,每次都會開門見山的說“我懂你的意思”。老陳為了照顧女兒的感受,無論自己心里多么的著急也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會適可而止的旁敲側擊。譬如悄悄的叫表妹“去勸一勸你表姐趕緊找個男朋友”。有一陣兒我對蘋果手機蠻有興趣,于是他就放話了“陳林,你今年帶個男朋友回來,我就給你買一個蘋果手機。”
關于老陳,總有說不完的話。寫到這里,我眼睛都已經哭腫了。姑且到此為止吧,明天一大早還得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