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說修五力,當說修覺支。所修覺支云何安立?頌曰:
覺支略有五,謂所依自性,出離并利 益,及三無染支。
論曰:此支助覺故名覺支,由此覺支位在見道。廣有七種,略為五支。一覺所依支,謂念。二覺自性支,謂擇法。三覺出離支,謂精進。四覺利益支,謂喜。五覺無染支,此復三種,謂安、定、舍。何故復說無染為三?頌曰:
由因緣所依,自性義差別,故輕安定舍,說為無染支。
論曰: 輕安即是無染因緣,粗重為因生諸雜染,輕安是彼近對治故。所依謂定,自性即舍。故此無染義別有三。
一、七覺支的重要性
覺的概念是佛法非常核心的內涵。佛陀就是覺者,菩提也是覺悟,無上菩提就是最高的覺悟,覺醒是佛法的核心目標。
為什么叫覺支?因為覺醒的修行不是說你一覺就萬事大吉,在見道之后還要修道,從迷到悟、到開悟、到見性,其實這僅僅是修行的一個重要開始,見道之后還要修道。這其中覺支廣義來說一共七種,為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定覺支、輕安覺支、舍覺支。
二、覺支的功用分類
1、覺所依支—念
念覺支,就是依據正知正念的修行,進行智慧的觀照,建立觀智,但這個念覺支不是導向四禪八定,而是導向智慧的成就,我們能和所能夠空寂,開啟覺性。
2、覺自性支—擇法
覺自性支就是見性,擇法就是般若智慧,是實相般若。這個擇法就是一種直觀,它不是一種思維,因為空性它是超越理性思維。勝義諦它不是以思維和理性可以抵達,空性的證得它是般若智慧的一種直觀。
3、覺出離支—精進
在體會到覺性后,我們的思惑還在,還有著有漏的妄識在主導你的生命,安住于覺性中的力量不一定強大,所以需要不斷熟悉重復。
4、覺利益支—喜
覺性會給我們帶來利益,就是源源不斷地散發出寧靜和歡喜。
5、覺無染支
①輕安覺支。輕安從心靈上來說是輕松喜悅,從身體上來說,它會進入到一種非常調適的狀態。
②定覺支。輕安的生起依托定,這個定是一個覺性的定,心安住于覺性上。
③舍覺支。自性即舍,是平等、正直、無功用、沒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