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一個結論,不要從結論入手,而是要從它的隱含假設開始,如果根基的隱含假設不成立,結論自然不成立。----《第一性原理》李善友
一個吸毒的人,我們通常認為他至少是一個不好的人,我們所有的人都對他避而遠之。因為在我們的常識中,一個人能夠吸毒,他不是販毒就是和販毒的人有某種聯系,或者就是跟社會上的三教九流瞎混的人,總之這個人的“三觀”一定是不正的。但是要是一個少年因被騙而吸了幾口毒品,按常識我們會孤立他,但我們要是不被常識蒙蔽,就會想方設法地挽救他。
也就是說,愿意挽救他的人,必須首先是推翻常識的人,這個常識就是:一個吸毒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再比如:從柯達公司的隕落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正是:照相都是用膠片的。這一看似常識的東西讓他們失去了市場。因為最初柯達公司對數字技術的理解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決策層沉迷原有膠片業務的優勢,導致出現了“即使運用數字技術也只能用在拓展膠片業務上”的思維,卻不知在數字化的時代里,膠片也依然不是原來的“膠片”了。
如果柯達不執迷于:照相都是用膠片的。這一假設,積極擁抱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也許現在我們在市場上還會看到柯達的身影。
在根基假設不成立的前提下,在此之上原有的一切將會化為烏有。
所以,善于打破固有思維 ,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