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日復一日的醒來,刷博,看到了Chester的死訊。
我當時想,what’s the fuck????
一覺醒來這世界發生了什么?
其實,若沒有“林肯公園主唱”這句定語,我或許還沒搞清楚Chester是誰。于我而言,LP是一個整體,聽了九年他們的歌,卻從來沒有想過去了解他們中的某一個個體。但是這個清晨我忽然發現,LP并不是只有一個Chester,可是若少了Chester,Linkin Park 如何linking?
Chester的死亡,對我有什么影響?
大概真的是青春死了吧。
與LP有關的青春,開始于高一某一天,從辰寶手里遞過來的耳機。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搖滾,我也不喜歡搖滾,覺得喜歡搖滾的人都是瘋子。但是那天順著那根細細的白色耳機線傳遞過來的吶喊與節奏,卻出乎意料的有著安定人心的力量。
在小縣城里的我們這一代人,最初接觸LP的時候,周邊最多的應該還是周杰倫,林俊杰,SHE……再往后一點許嵩汪蘇瀧……每日聽到的是柔柔和和的愛與不愛,歲月靜好。聽LP的人真的不多。于是也就生出來些與眾不同的,隱秘的開心,似乎走在了同齡人前面。那段時間,確實也是我個人,很搖滾的一段日子。
那時候的我們的小圈子,看郭敬明,看最小說,看各種當時文學新銳的作品。上課的時候沒有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只有悲傷逆流成河在課桌之間流淌。然后互相嘲笑矯情。耳機里聽LP,聽那些現在已經記不起來的英文歌,也聽了一段時間許嵩后弦,甚至嘗試過裝朋克。我們笑得猖狂得不得了,大笑大鬧怎樣張揚怎樣來。我們也曾一起翹掉晚自習,在操場上閑逛,坐在操場鐵架上看著星星暢聊未來,然后因為翹課被叫父母,勒令彼此不得再往來。
真是很張揚很混賬的日子,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這人成績一直不太好,那段時間的放縱帶來的下降也是很明顯的。但是不管是何時回頭看,我都覺得沒什么好后悔的。看過很多諸如“給過去的自己什么建議”的這種話,我想了想都覺得沒什么可以說。即便是現在的我回去,未必會做得比當初更好了。青春就是應該恣意一點的,有喜歡的人就只管喜歡,有想做的事情去做就好了。我本就不會比當下更年輕,過去的事情再追悔想重來已經再無意義。
那么LP為何又會讓我覺得青春死了呢。
因為LP讓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環境會讓人以為世界自己身邊只有這么大。在遇見LP之前,我一直覺得,外語歌有什么好聽的,又吵又聽不懂。外國人長得也不好看,做事情又很不講道理。至于外國,都是資本主義列強吧。但是在接觸并喜歡上LP之后,我忽然就對產出這種音樂的國度生出了濃厚的興趣。
睜眼看世界,約莫如是。
其實影響我的不只是LP的音樂,還有某一堂課,不想贅述。但是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忽然覺得,我不想只在這個小縣城里出生,成長,老去,死亡。長大以后,在家附近的超市里或者去工業園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后結婚生子,終老于此。這并不是我唯一的出路。人生苦短,我想出去看看,我得出去看看,這世界這么美。我都沒有見過孕育了LP這種樂隊的國家是什么樣子,為什么別人的生命可以像搖滾樂一樣這么熱烈精彩,而我卻要默默無聞終老于一地只剩塵埃?
然后,就是收起心思苦戰。
而今想來真是正確的選擇。
因為當初的努力與選擇,從事了現在的工作,始終存著要出去看看著世界的心思。
與LP相關的都是努力想從原來的境地里爬出來的日子,從15歲到24歲,已然九年。我其實還是沒有走多遠,但是好歹走出來了。
這兩天看各種紀念Chester的文,其實大家悲痛的不只是Chester的離去,還有很多同我一樣,因LP而接觸到了世界的另一個樣子的人在紀念有LP的音樂陪伴的青春。
Mike說,沒有Chester的LP,這一次也許終于是end了。
死亡讓人難以超越。這很搖滾,但是你不該如此。
現在聽Chester唱的一字一句,似乎每首歌都在與我道別,告訴我余下的生活還是要好好過。
下個月就滿24了。估摸著是以前看過的什么青春小說作祟,這么些年總覺得17歲到24歲之間,是最熱血激情的年歲,往后就是兢兢業業,漫漫人生。雖然15歲那年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真的想不到Chester會活不過我的24歲。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啊。LP讓我知道了世界原來不只是眼前的丘陵,還有廣袤的山川海洋。你為我打開了這一扇窗,讓我帶著你的聲音,繼續去看這個世界。青春不會死,你活在我的心里,你沸騰在我的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