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自己,欣賞自己,把握自己,心疼自己。唯有見過自己,才能見眾生。唯有愛自己,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曾學著隱藏倔強,和骨子里的清高,但,總覺得那之后的我,沒有了靈魂。
于是,我依然故我。你喜歡與不喜歡是你的事,百態人生里本來就是眾生相組成的。
我告訴自己,不必要去委曲求全,愛我的人,自會包容。何況乎,我的倔強與清高毫不影響我的豪情萬丈與心底的柔軟細膩。
歲月悠悠世事茫茫,面對冷落,面對誤解,面對離別,面對失望,面對傷害,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生活里的無常,都是娑婆世界里的真實顯現,一念生一念滅,不耽膩在情緒里,不粘滯不前,即使難過,但依然會昂首挺胸地去過下去。
感謝歲月刻畫了我的傷,感謝帶著傷口成長,讓我勇敢坦蕩,路途很寬廣,人生很漫長,無論還有多少滄桑,歲月依舊芬芳!
告訴自己,不開心時,流淚吧,書寫吧,讓眼淚隨風流淌,讓煩惱不快在筆端化為菩提。
淚,傾泄;情,釋然;心,開朗;路,豁然,腳步,篤穩、堅實!
告訴自己,遇到每一個人,無論曾經是愛過恨過怨過惱過,微笑吧,說一聲“別來無恙”,別深究過往!
告訴自己,心再累,也不要縱容自己的脾氣;心再痛,也要許給自己一份清寧時光。
世界縱有薄涼,也要記得讓內心里的愛繁花似錦,一路芬芳!
我一直相信愛情,我也喜歡“愛情”。隨著歲月磨礪、人情世故的浸潤,逐漸對愛情有了更深的理解,愛情,是無窮大、無窮遠、無窮深厚的。
愛,與其說是一個名詞,不如說是一個動詞,愛,需要我們實際的付出,愛,要讓人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而不是你以為愛了就愛了。
愛,唯有與“敬”緊密聯系,才恒遠!個中囊涵了憐惜、尊重。
正如錢穆老先生說過:人生的最高滿足,并不是錦衣玉食底一切物質享受,而在享受到人心之愛與敬。
真正的愛,就是一份行動與境界的結合體!
因此,愛,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我們都口口聲聲說“生活是一場修行”,可知道,修什么行什么?
愚之拙見,歸根到底修的就是“愛”,而最終讓“愛”更好的行走于人間。
把“愛”修成“慈悲”,慈悲自己、慈悲周遭。
真愛,必定是一場彼此的成就,真愛的路上,可能不會一路平順、甜蜜,但一定是一路提升,回首都是收獲,而愛情給予的幸福,就在此中了,想來,也只有懂愛的人才能體會個中味了……
所以,有一句話,自從見識后,我就篤信不疑,那就是木心所說的:無知的人總是薄情的。無知的本質,就是薄情。
這也正應了那句早已被世人爛熟于嘴的經典: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可你真懂得了嗎?愛,不是隨便說說的,也不是你看了多少愛情經典小說能懂得的。愛,是一場體驗,是經過百轉千回,甚至是挫皮削骨后方涅槃的體驗。
也可見,愛,是一種能力,需要理解力與實踐力。
這個情人節,告訴自己,用慈悲來演繹愛,對愛情,不管是堅守還是遙望,都是信仰!
歲月回眸與展望間,總是令人充滿了眷戀。莫道歲月晚,休說時日長,從春走到到冬,往昔彌足珍貴,未來指日可待。
我不會說何必當初,只會慶幸感懷每一次小確信;在經年歲月里,在來來往往里,持一份溫暖,不說溫暖每一個人,只說溫暖屬于自己的每一個日子。
生命里,無所謂成熟,要的只是成長與愛。而成長是孤獨的,所以,學會自己擁抱自己,用自己的愛溫暖自己、鼓勵自己,帶上愛,在孤獨中成長,在風雨中前行。
愿2017感動了自己生命的事在2018里繼續!
2018,做一個秉燭持光的孩子,一如既往天真而深情地行走于人間,無論他人懂與不懂!
2018,無論你愛與不愛,我的愛一直存在,也一直會如小溪流水潺潺不息……
馬可·吐溫說,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互相爭吵、道歉、發泄、責備,時間只夠用來去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寶藏,那就是“愛”,不至讓自己的這個寶藏成為廢墟,唯有讓它流動起來。
每個生命都需要愛,愛與被愛同樣重要,己所欲而施之,不要做那個等愛的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若你有情,就盡情地去愛吧!
就像一個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地去愛。
母親,縱使自己的孩子不是出類拔萃,縱使在平日里也會指出孩子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而有時會恨鐵不成鋼的生悶氣,但,沒有哪個母親會因此離棄孩子、不愛孩子,她的愛始終不變,甘心情愿地付出,恒久忍耐地用心陪伴、守護她的孩子。
如母之情,不會因為你做任何事情而感到很厭煩,愛你的完美,更能接受你的不完美,希望可以通過彼此的扶持,在愛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愛,是使命!
祝你情人節有愛!
也愿你有愛給天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