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開頭,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只是一直想寫點東西,矯情的回憶一下曾經那個不堪的自己,也算是對過往一種徹底的告別。可是,思緒挺亂的,一直下不了筆,也許是不想讓曾經那個負能量的自己,被人謾罵,淹沒在到處都推崇正能量的當下。而后,讓我下定決心的是源于一句話和一件事。
沒有負能量的碰撞,哪里來的那么多“負負得正”的正能量。
2015.1.16著名歌手姚貝娜離去,2015.4.16去了最后留有她生命印記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我不是姚貝娜的粉絲,只是在那一瞬間,好多情緒無緣無故的在腦子里洶涌著。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因為一件事,一個瞬間,觸動內心的好多開關,一個一個地打開,措手不及,根本來不急關掉。那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甚至只能做的就是:任它肆意妄為地折騰著,哪怕流淚,痛哭。就像她翻唱的《冰雪奇緣》主題曲:隨它吧(Let it go )。
因為,你我都知道,那是關于自己的,家人的;關于幸福的,不堪的;關于友情的,愛情的,親情的;關于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
還記得,大學畢業之前,我就找了一家很體面的書畫公司從事培訓工作,用了一個月從培訓助理到見習講師,然后做了大總監的特助,有了自己二十幾人的團隊。誰知道,隨著自己職位提升,受到的排擠也越來越多,最后因為自己的年輕氣盛和同事,公司三方的原因,一氣之下交了離職書,瀟瀟灑灑的走了,沒有回頭。
離職之后,做了廣告策劃,去KTV做過服務員,掏過馬桶。做過網絡推廣,發發鏈接之類的。最高逼格的好像就是化妝品雜志社做營運專員,離職后的那幾乎快一年的時間,做了好多零零碎碎的事情。住在快要拆遷的棚戶區,有時還靠朋友的救濟,還睡過一晚的公園,哈哈,現在想想也挺有趣的。
那一年,幾乎每一天都是在浪費時間,消耗著青春。而且,還會用好多理由來說服自己,沒有必要再做這份工作,工資又不高,即使做到高的位置也不會有太多的薪資,憑你的能力怎么地也可以找到更好的,現在選擇了這個,可能你的人生軌跡就這樣了,不會有大的發展,談何以后買車買房。所以,趕緊換了吧。好像每一次遇到一點點工作上的不安與不滿,都會這樣來“告誡自己”,一次次在自己面前,充當說教者。似乎潛意識里面已經為自己冠以了思想者,指路人……
于是在這樣的指引下,過了一年讓自己痛苦煎熬的日子,每天玩弄著電腦和手機,看著一部部千篇一律的電視劇,電影,幻想著自己就是男主角,過著美好的生活,有車有房,又有高學歷,好的收入;觀賞一個個嘻嘻哈哈,無聊至極的綜藝節目,笑的精疲力盡;看著網上一篇篇驚心動魄的新聞,為國家安全擔心,為明星緋聞好奇,為社會不公而氣憤。這一切看完之后,又忘記了剛才看了什么,讀了什么。甚至有時,打開電腦不知道干什么,于是想著以前看過的或沒看的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拿出來再一次的“回味”,很多次沉浸其中,忘記吃飯,忘記睡覺,直到很晚很晚,累的眼睛睜不開了,還要誓死看完大結局才肯上床睡覺。第二天,下午才醒來,還安慰自己說,這樣每天就可以只吃一頓飯,省錢了。到了下午,又不知道干什么,于是乎又打開電腦,逛逛社交網絡,看著別人精彩的生活,發呆。接著繼續昨晚更新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抱著不可以錯過精彩的“責任感”,在那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享受著幸福與快樂。我把這任性地稱之為放蕩不羈,也許是被現實打擊之后,內心得不到救贖吧。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真的好可憐。
可能自己在落魄中,還僅剩一點點的良心。每次過一段這樣的生活,就有一會兒的醒悟,告誡自己得要規律生活,好好學習,好好工作了。有時會克制,認真的履行。但是,大多數還是會不理不睬的,繼續那樣“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另外的世界里面找尋現實生活所沒有的煩惱,自責,快樂和幸福。那里可以滿足很多很多我想要的。
就這樣在現實與虛擬中,繼續著無感的生活輪回。
那一年,遭遇了很多困窘,很多難過的,難眠的日子,痛苦在于自己僅剩的良知和理性,與碌碌無味的生活來回地斗爭著。慶幸的是慢慢的過去了,有時候,我很清楚,這些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我有一直在想,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心里面好像一直有一個答案,可卻是模糊的。就像是冥冥注定的一樣,正是因為這些東西讓我受了一些煎熬,錯過了很多,讓我一點點的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困境。相反的,也正是這些東西讓我明白了之前不相信,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每一個決定帶給我的影響和改變,讓我更加相信了任何的抉擇、改變都會讓我們收獲很多,不管是幸福與美好或是煎熬和困窘。
那時候的我一直在做臨時的事情。在做事之前,都還會覺得可以一直做下去,并且會做的很好。但是,結局往往和潛意識里面的答案一樣:loser。心里面明明知道自己有哪些不好的東西,可是還是會在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和每一個決定打賭,甚至賭上未來,殊不知每次都不會贏。就像青年醫生里面的一句臺詞:人不能虧欠自己的內心,如果違背了自己的良心,你就是走遍天涯海角,命運都會把你拉回從前,回到最初的最初。
我一直在循環的生活,決定,賭注。好像自己給自己安排了一個賭局,規則已定,每次都押同樣的局,并且明明知道,或許至少隱約知道那是一個死局。猶如與天斗其樂無窮,與自己斗其樂無窮。以此標榜給自己看,博取自己授予的榮耀感。
我從未有過懷疑的是,那些年一直不開心是因為從未認真履行任何的一個決定和選擇,總是在意氣風發之后,開脫走開,在內心博弈的過程中,永遠是輸的那一方。我試圖一直在尋找真正的源頭和方法,好讓自己幸福。這一路找了很多,也換了很多選擇,很多路去找。盡管在尋求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還都慢慢的過去了。
那時,也許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找到了一些讓我陷入這個死循環的原因了,意識到這個一開始就知道是死局的賭注。一個死循環讓我慢慢變的拖延和麻木,雖然有時候會清醒,但是這沉睡的時間很長,更會錯過很多,帶來很多麻煩和窘迫。
其實,我一直不敢做決定,陷入這個死循環和這個每賭必輸的賭局里,就是源于心的未知和膽怯。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哪一件事情適合自己,未來會是我想要的那個方向嗎?現實怎么會是這樣……。
那天看了博物館奇妙之夜3,在最后主人公的兒子說了一句話,大意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這份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生所追求的事情,但我唯一知道的是現在我喜歡這份工作,我想這已經足夠讓我去付出和努力。
對于我而言,又何嘗不是呢?!有多少人知道真正喜歡的是什么,又有誰可以預測未來,誰又知道生活的意義和樂趣呢?……每個人的想法大都會隨著時間和經歷慢慢的有所改變和調整。唯一知道的不就是,現在喜歡的東西,至少知道現在想去做的事情是什么,不是嗎?
我知道,很多時候知道喜歡什么,想做什么,可是出于現實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出讓步。我承認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不是了,準確一點的是,當我寫到這里的時候,有了不同的看法。確實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讓自己做不了那些想去做的事情。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何不在受煎熬的那些時日,做好調整,順便做些可以讓自己更接近夢想的那些事情。比如自己想學樂器,在下班,在周末利用每個月省下了的錢去學習,慢慢的不就學會了嗎?……
寫到這里,我起身給自己和命運鼓了一次掌。我似乎明白了,現在的所有都是那個時候給我的。盡管,那會讓你痛不欲生,郁郁寡歡。在等待的時候,不要忘了修煉自己。關于內心的,外在的;關于生活的,工作的。因為,只有那些才會讓你堅強,讓你重新走出去。
有些事情不去突破,不去做,我們永遠得不到那些只能在夢里才會實現的事情。我很慶幸,那將近兩年的時間帶給我的點點滴滴,也許在別人看來算不了什么,但對那個時候的我,真的是天大的事情。那是我當時每天都要考慮和說服自己的事情。正是那些東西,讓我現在過的很坦然,很自信。
如今的我,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生活的還算簡單如意。畢竟,平平常常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嘛,哪里來的那么多驚心動魄呀。現在工作任職于某互聯網公司項目主要負責人,拿著體面的薪水,平時呢,就寫寫文章,錄一些電臺音頻。其實不為別的,就是做著自己喜歡并且積極的事情。豐富了才會簡單,簡單了才會坦然。
生活無感的輪回,會讓一個人變得麻木,也會讓一個人變得豐富,因為在輪回隧道里,你目睹了發生的一切一切。每個人不都是在那生活無感的輪回中喜怒哀樂,跌跌撞撞地長大的嘛。而且,不正是我們那每一次的嬉笑怒罵,跌跌撞撞才讓這無感的生活變得意義非凡,有味,有趣的,不是嗎?
對于自己的生活,我們輸給的只會是自己,怨恨的也只會是自己,僅此而已。在等待的日子,別忘了修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