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個高中同學,見我和高中閨蜜特能聊天,某次,聽了我們倆的對方內容后,得出一結論,怪不得你們那么能聊,原來你倆的表達水平和理解方式都有問題,怪不得一件小事能反復說上好幾遍,怪不得你倆關系好了。
原來表達不清晰的對話還有一個這么一個作用,找到閨蜜。這是一個邏輯錯誤,那是因為我們是閨蜜,而容忍了彼此對話中的表達問題,愿意耐心的,去挖掘彼此真正的意思。
2
對話是必要的,意味著和人打交道,由于表達和理解的問題,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情緒,不管是大牛,還是普通人。
今天秋葉大叔有篇文章《我為何要粗暴拒絕你?》說了他后臺留言的事情,很多人只是一句句的提問,沒有任何事情的背景,只說要電話口頭表達,大叔說用文字表達說不清楚的內容,口頭表達也不會有效果。
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微信群里,有一條群規是一次性溝通,把看的人都當成第一次聽你說,一條短信把要表達的內容,從背景、觀點、目的或問題說清楚,而不要一條信息幾個字,刷屏還浪費大家的時間,本著尊重彼此時間的原則來進行對話。這個原則,在寫郵件溝通工作時也一樣,如果是和隔著時區的老外溝通,更要一次性把可能的情況說清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有位小伙伴跟我溝通時,我也產生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后來采用了一次性說清楚的原則,主動問她的目標是什么,想要知道什么。
3
對話過程中,對話意味著和人交流溝通,不管是面對面,還是電話語音、短信留言,情緒都很容易受到影響。
晚上二寶睡著了,我剛好不容易有時間來寫點東西,老大看動畫片突然興奮的一聲尖叫,啊~~~~~把老二給吵醒了。我的那個情緒立馬就爆炸了,那個怒火從肚臍眼上升到了喉嚨里,但又不能大罵小孩一頓,還只能壓著那股怒火,輕聲對他說,低點說話噢。接著又耐著性子繼續哄睡老二。
有些壞情緒、負面情緒只能自己消化,說出來就是傷人傷己。積極主動的說出令彼此開心的話,既然說話,就口吐蓮花。想一想說出來的話,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
今天吃的面條有些咸,孩奶奶說:今天的飯有點鹽大,怎么沒聽你說。哈哈,我從前是內心一有不滿意的地方就說出來了,今天其實第一口吃就吃出來了,但我選擇了什么也不說。后來我還跟她說,如果是連著幾頓飯都咸,也要在做飯前就說記得放的鹽少一點,而不是吃飯的當時就說,那是抱怨,而不是解決問題。所以,要戒掉抱怨。
4
還有一個是多鼓勵他人,我們這個社會缺的就是受人鼓勵。聽到的更多是拒絕、潑冷水,外人還好,更多的是來自有點過度關心我們的家人。
大學要和好朋友結伴去四川旅行時,老爸說去那么遠干嘛,危險,后來我們偷偷的去了。要學駕照時,老爸說女孩子學什么車,開車累,人家有錢的自己才不開車了,雇個司機;當他來上海,我開車帶他轉悠時,我偷偷的笑了。要花兩三萬學習形象穿搭課程時,老爸說不好好上班,學這個干啥。要辭掉工作時,老爸說你這是要做家庭主婦啊。要日更寫作時,老公說你比上班時還忙,建議你可以不用這么天天寫。我們親愛的家人們,當我們以關心為名,說出一句話之前,請問一下是鼓勵,還是潑冷水?
一個巴掌拍不響,當收到別人的冷水時,請問下自己是否表達的足夠清晰,有把家人朋友的擔憂考慮到,做好相應的準備,一次性和他們說清楚了嗎?沒有從對方可以理解的角度去說?如果做到了,我相信他們會發出微笑的鼓勵的。比如我要辭掉工作,真不是懶的上班,不只是為了做家庭主婦,在家看孩子。而是在兼顧家庭的同時,自己也不會放棄成長或自己的事業,只是事業可能換了方向。
其他人不是你自己,所以才要耐著性子慢慢說清楚。李笑來老師說他20多年沒和老婆吵過架,因為他總會不厭其煩、耐著性子跟老婆說他自己的概念,原理,這個概念的好處等等。試想一個人,真的非常實心誠意的為你著想,你會不愿意和他對話嗎?
5
還有當我們和朋友、同事對話時,我們要做那個主動打開對話的人。任何人事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都有意義,都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好。為什么不主動爭取有效的對話呢?!
與身邊的人共同成長,李笑來老師的對話-寫作-講演-創造-領導-邏輯的六角循環,請自行畫個六邊形,連接點處就是這六點。今天談了下對話,明天談談寫作。
日更 Day 13
塑身 Day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