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60秒總結: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玩練是一種習慣
昨天公司錄關于一個操作說明的音頻講解,我處于好奇過去隨便講了幾句,同事說我講的還挺好的,讓我給他們錄后面的音頻。我心里想拉倒吧,我那都是胡亂說的,但轉變又一想,也許自己真的提高了,自己還不知道。雖然離自己的期待還有好大一截,但可以先養(yǎng)成一個習慣,每天進步一點點,百天之后就不一樣了。
我個人是在60秒課程上線開始兩周就加入進來了,目的和其他的伙伴們都一樣,都是想提升自己說話的水平。自己之前講話水平也不怎么樣,加入群里的感覺就像沙漠里迷失的探險者,終于看到了商隊,這回可真是找到組織了。
第一次,教練教我們了一個一二三理論,感覺真是不錯,結構思考力這書也看過,道理都是一樣,這個得好好練。選了一個桌子主題花了一晚上時間終于算是說出來了,雖然說的嗓子疼了,但總算是開啟了人生另一項技能的大門。可是后面麻煩就來了,教練又教了一個腦洞大開理論。選了一個紅樓和網(wǎng)紅的主題,究竟是劉姥姥該網(wǎng)紅還是王熙鳳該網(wǎng)紅糾結了一天。第二天,換個主題試試,選了一個曹操和上市的主題,到底是曹操穿越來創(chuàng)業(yè)還是在曹操在三國時期搞融資,東拉西扯的想了好久,感覺都在寫玄幻小說了,越想越不靠譜也沒構思出來,感覺嘴還沒動起來腦殼先被燒壞了。后面慢慢的關注的少了,練的也少了。
轉變是在第六次課,教練出了5個小故事讓大家練。這個簡單,而且看完小故事之后剛好就給家里的寶寶講一遍,連著練過五次之后就有點感覺了,一方面是家里寶寶纏著講故事,另一方面逐漸養(yǎng)成講話的習慣了。一天沒講就像少吃了一頓飯一樣,感覺總是缺了點什么,于是就非要把他講出來。過年三十晚上從親戚家回來,在路上的時候感覺今天的玩練沒做,在路上對著手機叨叨了60秒,終于發(fā)布了。后來就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構思和講,慢慢養(yǎng)成了習慣, 現(xiàn)在基本上每天一期,已經陸陸續(xù)續(xù)錄了30多期。
養(yǎng)成一個習慣也許僅僅需要幾天,在習慣下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