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人談藝活動走進中國三彩藝術館

玉人談藝活動走進愛和小鎮
2017年10月3日,在經歷了“守藝”玉雕設計創新論壇、走進愛和小鎮兩大主題活動之后,“玉人談藝”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令人感動的是,活動開始前,天氣預報顯示天公不作美,然而天佑“玉人談藝”。室外活動時,天工作美;室內活動時,天空下起了雨。與會玉雕大師紛紛感慨,老天給面子,玉人談藝秘書長劉曉強都在朋友圈如此感慨:

玉人談藝秘書長劉曉強朋友圈感言
當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揮手告別,一切回歸于沉寂。然而,屬于“玉人談藝”的討論還在繼續。
“玉人談藝”過完了屬于她的十歲生日,對于參與者來說:在玉文化這條道路上,尤其是年輕的玉雕手藝人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中國三彩藝術館、在愛和小鎮,大家雨中來,雨中去。玉人談藝秘書長劉曉強講到:“在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中華玉都·鎮平”城市品牌和“鎮平玉雕”產業品牌的同時,玉文化學術交流也需要一品牌活動,玉人談藝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我們希望能保持該項活動的重要性和活力,力爭打造成一個品牌性的文化學術交流活動。”

玉雕&陶瓷學術交流沙龍現場
本著打造品牌玉文化交流活動的初衷,才有了2017年“玉人談藝”的再出發。繼“走進白云山”、“走進萬仙山”、“走進千島湖”之后,今年,十歲的她走進了中國三彩藝術館、愛和小鎮(三彩陶藝村)。
在中國三彩藝術館,與會玉雕手藝人聆聽了中國陶藝大師郭愛和關于三彩歷史的由來、洛陽三彩與唐三彩的關系區別、三彩的文化、三彩的價值和成就等方面的講解。在愛和小鎮,郭愛和分享了愛和小鎮的打造初衷和價值愿景,與會玉雕手藝人圍繞玉雕藝術唇槍舌劍,紛紛發表見解。尤其是來自新疆的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樊軍民和來自蘇州的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蔣喜的分享高屋建瓴、直接心靈,讓年輕的手藝人紛紛拍手叫好。

郭愛和給玉雕大師講解三彩藝術
眾所周知,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大家紛紛尋找癥結所在。本屆玉人談藝活動,大家對同為工藝品的洛陽三彩印象深刻。作為陶瓷工藝品的領軍人物,郭愛和不僅僅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更是“文化部優秀專家”,其對于洛陽三彩的定位、文化及藝術性的錘煉、品牌的塑造,讓人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圍繞“玉雕設計創新”、“消費新趨勢”的討論,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見解。獲邀嘉賓指出,“玉雕設計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都應該辯證地看,不能一概而論。在討論上述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做的作品是什么?自己的最終愿景是什么?在弄清了這三個問題之后,再去發揮工匠精神,相信只要努力,肯定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學術交流活動討論玉雕藝術
工匠精神絕非口號,而是一個玉雕手藝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強化自身文化素養,開闊創作思路,琢磨自己的匠心,細致入微地琢刻玉石,玉雕作品點點滴滴,匠心總在細節處。這既是“玉人談藝”活動的討論的成果,也是年輕玉雕手藝人收獲的創作方向。當匠心成為信仰,玉雕作品的質量得到保證,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玉人談藝”活動的結束,意味著參會者的反思、總結才剛剛開始。在玉文化這條道路上,尤其是年輕的玉雕手藝人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悉,玉人談藝組委會將繼續圍繞活動成果開展一系列工作,一方面號召參與者撰文總結心得、分撰成文、集結成冊;另一方面整理拍攝的照片,《“玉人談藝”大師系列專訪》視頻的后期剪輯工作,并利用新媒體、社交媒體等渠道分享活動剪輯和大師風采。
建設“鎮平玉雕”,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