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尹校長的提議下觀看了《跑吧孩子》這部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講的是生活中的瑣碎片段,然而這些瑣碎片段卻讓人感受到平凡中的偉大。
故事是在哥哥阿坤不小心弄掉妹妹小芳的鞋子中拉開了序幕,心隨著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讓你情不自禁地沉迷于故事情節中。
為了不讓家境貧寒的父母擔心,兄妹商量后不告訴父母,想出暫時的辦法就是兄妹共一雙鞋穿著去上學,這邊哥哥也一直努力的在幫妹妹尋找丟失的鞋子。
每次看到妹妹穿著哥哥大幾號的鞋去上學,面對老師膽怯和無助的眼神,跑在路上的場景讓心糾結的痛,雖然我也出生在七十年代的農村,家境也不富裕,但從沒有這樣的體會,看著跑跑掉掉的鞋子,特別是鞋子掉水里的時候,覺得命運對這孩子太不公平了,但欣慰的是妹妹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心,有一顆不輕言放棄的心,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為了不讓哥哥遲到被罰,拼命的奔跑在去和哥哥換鞋子的路上。
哥哥經常遲到,被老師、校長罰,甚至險些被學校開除,哥哥都一個人承擔著 ,不讓妹妹擔心,還經常鼓勵、開導妹妹,為了能讓妹妹有鞋穿,為了死黨兼隊友有球衣球鞋穿,答應明順許多不公平的要求,五年級寫作六年級的作業,這些真誠友善的孩子,給電影增添了許多笑聲,讓人看了不至于太傷感,哥哥的善解人意,退一步海闊天空,同時哥哥又有一顆不擇不饒的精神和一顆堅持不懈的心。
當妹妹找到自己的鞋子時,兄妹看到對方比自己還貧窮的時候,放棄了要回鞋子的想法,當雜貨店的老板說不賒賬,又把貨物給到孩子的時候,當孩子的父親終日辛勤勞作換來的并非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而是窮困潦倒的難以維持生計的時候,當你看到阿坤為了一份承諾幫妹妹贏會鞋子在賽跑中跌倒,在泥濘中艱難的拔起的時候,當你看到妹妹小芳跑在玻璃碎片的路上去叫接生婆的時候,在那一幕幕口人心弦的情景中,心盡情的沉浸在歡樂悲傷之中,至情至愛,深為感動。
雖然阿坤通過自己的努力并沒有為妹妹贏得鞋子,還被明順侮辱,哥哥傷心、難過,跟明順解釋,當講清楚原因后,阿坤說拿獎牌換鞋子的時候明順很是感動,同時也化解了彼此的誤會,在明順去英國讀書前送給阿坤、小芳一人一雙鞋子,還承諾以后去他家買鞋五折優惠,兄妹穿著嶄新的鞋子走在幸福的大道上,雖然鞋子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一個過去經常吵架的老朋友,但鞋子意義更加深重,看見前面滿是泥濘的道路,沒有鞋子的時候知道問題在哪里,現在有了鞋子,我們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里嗎?
這也正是折射出我們伏羲教育的老師們和家人們的精神,我們什么都沒有,也沒有輕易的低頭,我們什么都沒有,也沒有放棄的念頭,不管路要怎么走,不管是誰牽著誰的手,只要我們的心緊緊相扣,我們就什么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