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個故事,有人看到三個工匠一起蓋房子,就問他們在干什么,一個說自己就是聽安排來砌磚的,一個說自己在蓋房子,一個說“我在讓這個城市變得更美麗”。十年后,砌磚的還在做他的工匠,蓋房子的成了工程師,建設城市的做了設計師。
相同的起點,不同的人生路線,他們不同在哪里?眼界,能看到多遠就能走多遠。
一個只顧著聽從別人的安排,沒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只能作為別人的棋子,哪里需要就往哪填,最先被拋棄的也是他們。
工程師做好了本職工作,但也僅僅是本職工作而已,所以他還是被困在了蓋房子這件事上,走不出自己的專業領域。
設計師則不然,從一開始他就看到了未來,不是一塊磚,一棟房子,而是一整座城市。看得夠遠,走得更遠。
有時候真的不愿意跟眼界差太多的人交流。你說大海很美,他說大海淹死過人。的確都是在說大海,一個念著大海的美好,一個吐槽大海的兇險,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憧憬美好的人,會走過萬水千山,看遍潮起潮落;畏縮不前的人,還站在原地,不知何去何從。他們也許會看到變化,會焦急于自身的處境,但是卻看不到問題所在。
所以和這樣的人交流起來很困難,你們交流的內容會受限于他的眼界,只會把你拖在他的所見所聞上。當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不管是你是他,個人的小情緒就累積起來了,不定什么時候開始爆發,爭吵,漠然。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
說得可不就是眼界的故事,你問夏蟲一年有幾個季節,它只會告訴你:一個。它只活在夏季,眼界也僅限于此,而你能經歷四個季節。
這時候和它爭論一年到底是一個還是四個季節有意義嗎?你眼中的絕對真理在它的眼界里只是個謬論,徒勞的爭論,誰都不會是贏家,只留下一肚子氣。
更新你的朋友圈
喜歡交流不妨結識同行的人,人以群分,那是與你同頻的人。但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自然也沒法帶著他們一起前行。
你在向前,他在原地,離得越來越遠,給他講你前行路上的風景,那不是他眼中的風景,他沒看到過,也沒體會過,也說不上什么話,自然隱沒在人海當中。天涯路遠,江湖再見。
死死守著自己所謂的“真理”,只能說是固步自封。世界那么大,還不如出去看一看,去看看你缺少的四季。
眼界不夠,就去修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