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所讀齋藤孝的第二本書,之前讀過他的《學會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這次,我抱著很大的期望讀了這本《寫作全技術》。
這本書的定位是商務人士,但是我覺得它對各類人都適用,學生、職場人士、寶媽等等,因為“讀”、“寫”、“說”這三種能力,只要是跟外界溝通,就都會用到。而這本書,恰巧把這三種能力都進行了介紹。
而且這三種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雖說能說的人不一定會寫,會寫的人不一定能說,比如讓一位口若懸河的演講者寫一篇文章,她可能一時半會無從下手,讓一位妙筆生花的作家去演講,他可能會結結巴巴,不知所云。
但是也許有一個辦法,能讓你既會寫又會說。
辦法就是“在說話時,一直保持‘寫’的意識。”,就是說話時注意使用正確的詞匯和語法。主謂賓定狀補、因為所以、雖然但是......
就像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中的唐·謝利,在各種社交場合說話時,總是用最標準的遣詞用句,并且要求托尼也要像他一樣。
這樣說話有三個好處:
1.鍛煉邏輯思考能力
這樣子說話,你需要在說話前,就想清楚自己要說什么,如果要表達很多想法,他們之間有沒有存在主題一致,只是換了種說法的重復表述,他們之間有沒有因果關系,或者是條件關系,說了這么多,最后自己的觀點是什么......
在說話的同時,深化自己的思考。
2.準確地表達自己
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同別人討論事情時,如果說不清楚,說了很多廢話,一來一回就要浪費很多時間。或者是通過電子郵件跟別人第一次打交道,談項目、求幫忙、約見面......,如果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這封郵件就會被淹沒在茫茫的郵件中,因為對方并不認識你,沒有義務去問清楚你想要找他干什么,大家都是很忙的。
高情商的表現就是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3.提升文筆
剛開始寫作最容易遇到的就是記流水賬,車轱轆話反復說。或者是沒有條理,插敘插著插著跑題了,詞不達意、沒有推出結論......而如果平時說話對詞匯和語法的使用就很嚴謹,在寫作時就會少很多贅筆,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更高一個層次。
對語法和詞匯運用自如了之后,要想再提升文筆,有很多的技巧,這里拿書中的五個技巧來說說。
1.“發現提出力”的培養
發現提出力就是有新視角、有創意的文章,比如寫文案、策劃、作文時,要想讓自己的文章脫穎而出,有吸引力,就要有標新立異的想法,另辟蹊徑的見解。
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寫隨筆來培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書中、影視劇作品中看到的,只要是忽然有靈感有啟發的事物,都可以作為隨筆的題材,練習的多了,個人的事物觀和思想就會隨之發生變化,人生也會變得更有趣、更有意義。
2.“文脈連貫能力”的培養
框架好、邏輯線清晰,這也是一篇好文章必備的要素,如果段落與段落之間過渡、銜接得不夠自然,就會讓讀者感覺很突兀,既沒有承上也沒有啟下,不明白作者要表達什么意思。
想要培養文脈連貫能力其實很簡單,與別人談話或者是參加會議、聽講座時,邊聽邊做摘要,事后再將其連接起來,形成一篇文章。
我以前有一個和這種方法類似的習慣,就是聽別人講話時,尤其是領導講話,在手機備忘錄里記下關鍵詞或關鍵句,結束了之后再根據記錄下的內容,回憶剛才講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從這個話題轉到另一個話題的,思考后對這個會議做一個總結,主要講了哪幾點內容,以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寫作時有了這種能力,只要有素材,就不怕寫不成一篇條理清晰的文章。
3.除了列大綱之外,不怕跑題的方法
寫作時為了不跑題,列大綱便成了首選辦法。但是有些人在寫作時不習慣列大綱,覺得沒有必要,還不如把時間拿來寫文章。
對此,書中介紹了另一種方法,:先確定文章的結尾,再確定標題。
確定了最后一句話,在寫文章時就會想方設法地向這個方向靠攏,跑題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確定了結尾之后,再來確定標題。標題是一篇文章的開端,關系著是否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
4.如何寫有深度的文章
說到有深度的文章,我想起了《綠皮書》中托尼給妻子寫的信,以及唐幫托尼潤色后的信。
剛開始托尼給妻子寫信,他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德洛瑞絲,你好嗎?
我還不錯,我吃得也很好,大多是漢堡,所以別擔心我吃不好。
我今晚看到唐博士彈鋼琴了,他彈起琴來不像個黑人,像李伯拉斯,但比他更好。
我覺得他就是個天才,當我從后視鏡看他的時候,他總是若有所思,天才大概都是這樣的吧,但天才的生活看上去沒什么樂趣。
我非常非常思念你!”
在他寫了三封類似的想表達思念卻并沒有表現出來的信件,以及他和唐的關系日益增進之后,當他寫第四封信時,成功地勾起了唐的好奇心,唐拿過他正在寫的信,看了一遍,決定幫他修改。
唐修改后的信件是這樣的:
“親愛的德洛瑞絲,當我想你時,我想起了愛荷華美洲美麗的平原。
我們之間相隔的距離,使我意志消,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的最輕松的事,沒有什么比你更重要。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深深地感覺到,遇見你的那天,我就已愛上你,今天我愛你,余生也會繼續愛你。
吻孩子們。”
托尼和唐寫的信件一對比,高下立分。
托尼由于沒有受過唐那樣的教育,再加上生活環境的不同,寫出來的文章平淡無奇,絲毫無深度可言。
我想很多剛開始寫文章的作者也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吧。
那么,如何寫出有深度的文章呢?
答案就是“提高詞匯能力和意義含有率”。
簡單來說就是多閱讀信息量大的文章,比如新聞、報紙、專業論文、經典名著等等。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當你的詞匯庫豐富起來的時候,文章的深度自然而然也就體現出來了。
5.如何寫觀點全面的文章
這種方法很常見,但是在寫文章時,卻很少會想起來。
“辯證法”,即基于“正”、“反”、“合”三方的邏輯思考。
面對某一問題,把自己代入角色進行思考,同意的意見是什么?反對的意見是什么?跳出正反方,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再思考,二者有什么共通點?除了A和B以外,有沒有C?
就如同參加辯論大賽,假如你是正方,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后,再想想反方會用什么理由來反駁,然后再反過去修改自己的觀點,讓它變得無懈可擊。
通過這樣的一番思考得到的文章,蘊含著令人由衷信服的力量。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如何閱讀,郵件、談判文章的寫作技巧等等,同時作者齋藤孝在最后一章,還推薦了36本提高寫作能力的書籍。這本《寫作全技術》,推薦給有寫作需求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