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有絕境才會讓一個人通透,平庸只會讓一個人更加的平庸。
——大威不是我
有個詞語叫做——絕處逢生。人只有走入絕境了,他才會想著去變通。他才會想法子活下去。做為父母的——如果真的要想讓孩子鍛煉自己,那么必須要全力的去支持孩子的夢想。人不怕有夢想,怕的是一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他們失去了夢想。
這才是最可怕的。但是孩子的夢想如果就只是讓你給錢做個投資啥的,那還是算了。父母不能給錢,不能給房子,不能給彩禮錢。不能給介紹工作。孩子大學畢業了之后,就只能靠自己。
要是你家孩子賴在家里不走了,直接把房給賣了。
父母給自己留點生活費,以及一些備用金。其他的其實都可以扔。房子賣了,車子也賣了,啥都不留。那你的孩子就沒理由留在父母的城市了吧。他們也不會去找親戚,他父母都走了,找親戚也沒用。
工作也得自己找,找父母沒用。父母也沒關系,能幫你的就頂多就是給你花錢買張車票錢。要是沒錢,就讓他去找同學去借。人不可能在大學里啥關系也沒處到吧,同學之間幫個忙是很正常的。
沒處到,那就得重新處。說明在學校人際關系沒學好。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想解決問題是所有人沒有成就的原因。
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形成依賴。孩子靠父母遲早得完蛋,沒準以后過的還不如父母的生活。他們要是年輕的時候過著跟他們父母一樣的生活,那不就是浪費青春么。
20多歲的人,過著50多歲的生活。這特么的還不如死了算了。
很多時候孩子的錯,其實都是父母給慣的。當孩子以為做錯了什么事都有父母兜著,那他們就是永遠長不大的巨嬰。巨嬰到了社會上,連談個戀愛都不會談。
包括以前認識一些人。什么事情都要聽家里父母的安排。就連換個工作都不敢。那這樣的就是永遠的垃圾、永遠是底層、永遠是在社會的邊緣上生活。 接觸不到頂級圈層的人。
還特么的30多了,這種人是永遠找不到對象的。一個什么事都聽父母安排的人,不是怕承擔責任,就是怕犯錯了自己接受不了這個結果。說白了就是缺乏安全感。
所有愛聽父母話的子女都是缺乏安全感。他們到了社會上沒有經歷過事情,那么他們永遠都成熟不了。因為他們的生活遠遠沒有到絕境——遠遠沒有到吃不上飯的地步。
一個人如果沒有被生活逼的揭不開鍋,家里人還護著他,那么他是沒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
只有絕境才會讓一個人通透,平庸只會讓一個人更加的平庸。沒有付出過的人,永遠不懂這句話的重要性。
2-
越是沒有安全感的女人,越是不應該跟對方發生關系。
——大威不是我
說的直白一點,跟沒有安全感的女人都不要去談戀愛。要是對方沒什么戀愛經驗的話,連招呼都不要打——直接閃。尤其是大齡女青年,一個人如果戀愛都沒怎么談過,那么這個人就一定有問題。
一般都是家里管的比較嚴,也就是所謂的聽話女。從小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自己的主見。高中的時候父母告訴他們不要早戀,于是他們想戀愛忍著不去戀愛。 到了大學,他們的父母也說不要去談戀愛。
但是你想想啊,你18歲到了大學,正值青春期的的那么4年。人生有多少個18歲到22歲的純真的年紀呢?人生不就一次嗎?你錯過了大學戀愛時期,你到了社會上你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而且——你們之間的交往往往都是需要物質條件的。即使你們不結婚,你們住一起,你們得至少租套一居室吧。在一線城市道理租個一居室,至少得3000到4000吧。剛畢業,你哪里來的收入呢?
你能夠找到月薪8000的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很多人就是一畢業找的就是月薪5000的工作。而且對自己來說沒有成長性。你說是在學校里談便宜,還是畢業之后談便宜?
很多女生其實都是被家里的家長給管著的,從小到大就是別人家口中的孩子。說不談戀愛就不談戀愛。父母說不要發生關系,就不要發生關系。 在他們正當年的時候,不做青春期應該做的事,那得做什么啊。
難道要留到50多了,都沒欲望了,再搞么。也不知道這些家長是怎么想的。總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如果他們的人生經驗是很成功的,那可以。
但是大部分人的父母其實說白了也是D絲而已啊。 他們的經驗都是錯誤的。 比如說現在的00后的父母也都是快80后了的吧,如果他們的父母就是個普通的打工的,那么他們有資格教育自己的子女嗎?
他們有資格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應該在大學里談戀愛嗎?
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的父母不都是在體制內,買了房的吃了一波房地產的紅利的嗎?要么就是打工的。很少是有父母下海賺到錢的。退休后有份穩定的退休金就已經很不錯了。
他們教育子女的方式其實很多都是錯誤的。只不過他們就是不知道而已。有句話叫做——今時不同往日。
所以——男人寧愿跟渣女談——都不要跟沒什么戀愛經驗的人談。一般沒什么戀愛經驗的人都是狗皮膏藥,粘上了,你都走不了。尤其是對方以為跟你睡了一覺就以為是要結婚的。這就操蛋了。
談戀愛得有戀愛經驗、做事業得有試錯的經驗、找工作得有找工作的經驗。
當一個人找工作都沒找過,都沒面試過上百家公司,那他是很難找到好的公司和賽道的。談戀愛也是,宜早不宜遲。
3-
為什么你會認為弱者應該被善待?
只有弱者才會同情弱者。
——大威不是我
善待弱者雖然短期會讓你覺得溫暖,短期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就是——當你有一天你需要別人的幫忙了,那么你也會希望可以得到對方的幫助。說白了就是你有一天你可以像弱者一樣對待——也就是為了自己以后的路找出口。
事實上——人們對弱者就是施以援手,解決下你當下的溫飽問題,他們并不會給你錢。 即使你得了絕癥了,那么你也是得需要先得絕癥,別人才會給你捐款——你才可以在網上籌錢。也就是你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而當你好手好腳的話,別人就會說你好吃懶做。你的收入不高,你不去跳槽,你還在混。那別人就會對你說一個字——該。一個月薪不到1萬的工作,你干了7、8年了,你還不換行業,那么就說明你這個人懶惰。
這樣的人誰都不會可憐,至少你還有工作,誰會可憐一個有工作的人呢?即使你離職了,找不到工作了,別人也不會可憐你。 你在家幾個月不出去工作,別人也說你懶。
別人不會好心給你介紹工作的,你要是覺得你的房東對你好。那是因為你還付得起房租,等你付不起房租了。那么你的房東就得趕人了。 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是看錢。你有錢、有工作,就給你打成一片。
但是實際上你還是個租客而已。每個月還是得在固定一個日期交房租。這是剛性支出。你要是付不起,那就得換人了。做生意的人,包括房東也是,他們都是見你付的起房租,才跟你好好說話。
等你有一天,你付不起房租了,翻臉可是比翻書還要快啊。
也就是說你有錢,你在大城市里是不缺朋友的。你在小城市也不缺朋友。但是你沒錢,你就是過街老鼠。人人都要踩你一腳,就看你能不能跑的比人快。
所以——人在大城市里不要有弱者心態,不要有同情弱者的心態。一旦同情弱者,那么你會變的越來越弱。你會吸引到更多的負面的東西。
就像很多人為什么要去健身,不是說健身可以帶給他們什么經濟效益。而是健身是可以擺脫負面情緒。你只要心情低落,你去健身,那么你的心情就會好起來。
而在大城市里唯一讓人心情好的條件就是賺錢——因為這是一個腦力活動。其實比健身還要有趣的多,而且更讓人有魅力。
4-
大部分人除了大城市其實沒得選,只不過有些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威不是我
一個人,尤其是家里窮的人,一個家里沒有資源沒有關系的人,他不去大城市發展。那么以后他們家里也是不會有人去大城市發展的。一個父母都膽小如鼠的人,他們的后代怎么有可能去大城市呢?
他們的父母都不敢去大城市,他們大概率也會建議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大城市。 孩子的前途其實都是又父母的見識影響的。 當孩子的父母只是在3線城市發展的話,那么他們的后代也會在3線城市發展。
即使是去了大城市,他們也會感覺到不安全。我之前說過我有個親戚的孩子。他家有4個孩子,2個男的,2個女的。他們讀的大學也都是在本地省會城市讀的。從小到大都沒出去過省會。
2個女兒也不是在一線城市,一個小的是在本地發展。一個是在廣東的一個小城市發展。 距離廣州有好幾個小時的地兒,還是在體制內。要我說還不如回到家在三線城市里的體制內呆著好。
因為未來中國的城市發展大概率是圍著省會城市發展的,因為在廣東這個地方。 有2個一線城市。 人才都是在2個一線城市里被吸走了。其他的城市其實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2個兒子也是在本地讀的大學。 一個大的畢業了也是在畢業城市里工作。他到是來過深圳,但是沒過3個月就被騙了。好像是什么傳銷什么的。然后小的兒子也是剛畢業——他畢業了。 也是聽他爸的——
他爸其實也是做關系生意的。也沒去過一線城市。在我的印象里,他們全家都沒去過一線城市。要去也就是去旅游。實際上旅游也沒去過。他們家所有孩子的工作其實都是他們爸媽給安排的。
房子也買好了,大兒子一畢業就結婚了。婚房都給配好了。
說白了其實他家也就是靠他們父母發展的好。其實他們也不叫收入高。就是在本地還可以。
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其實是有機會去大城市的。但是其實還是受父母的影響。有父母罩著自己。有房子,有車子,還給安排工作。生了孩子還可以給爸媽帶。簡直不要太爽了對于他們的子女。
但是大部分人其實家里窮的要死,指望父母指望不上,如果還不去大城市的話,那么你的后代大概率也不會去。
父母其實起到的是帶頭的作用。當窮人家的父母都不敢去大城市,那么他們的孩子也是不會去的。 至少是2代人不會去的。那么你要是想發財,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小地方想發財必須得是靠關系。
5-
男人成熟的一天就是他有一天不再亂花錢,而是努力的去賺錢。
——大威不是我
也不再視兄弟為嘴上最多的詞,更是不會說我對朋友如何如何,因為你對朋友如何,對你來說就是過去式。你的朋友陪伴不了你很長時間。
事實上大部人就是你生命里的過客, 誰上車,誰下車都是固定的。你越是把朋友當做你生命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的話,那么你將會越來越被他們綁架。 你會認為你們之間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其實哪里有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別人就是把你當做一個便宜給占了。因為普通人都是在打工,他們的朋友也都是懶惰、貪婪的人。絕對不會一個勤奮但是又是會賺錢的人。
會賺錢的不會說——你一生需要1、2個朋友就夠了。這些都是那些酒廠想的一個廣告語。你會發現所有的商品都是販賣情懷——沒有一個品牌的酒的廣告會告訴你喝酒得吃藥。就像某臺配片仔h。
一瓶飛天某臺1499,就算你以這個價買到了。那么你還得買個片仔h來吃吃。聽說前段時間的一粒片仔h都炒到了1000多一粒。真的是拿命在配藥喝啊。一邊喝著,喝完吃藥。
一刻都不舍得停啊,這一口一個下去, 那就是2500沒了。
一天一次,一年就100多萬下去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廣告不過就只是讓你去買而已。而且是打著一年一次的去的。其實呢每個人都是這么想的。然后早就酒類第一神股。你說既不是高科技股,又不是搞研發的。
一瓶酒換個瓶裝,就身價倍增。就連原酒廠箱子都得集中做好庫存管理,要不然連一個箱子都可以賣個1000來塊。一個片仔h就來了。
酒廠的錢好賺啊。 但是消費者越來約沒錢。
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要被情懷綁架,被消費綁架。不過就是為了賺你的錢而已。你沒錢,你連2個朋友都沒有。你有錢,君子之交淡如水,好幾年都不聯系的都有。不需要太多的聯系其實——因為沒必要,好好的賺錢,好好的做有價值的事情比什么都強。
女人其實也是一樣,女人成熟的一天也是不再亂消費了。不是說哪個包包好看就去買了,而是思考這個東西買來了是不是對自己的腦子有用——是不是對自己的財富提升有用。
但是相對來說一個家庭,只有男人意識到賺錢的重要性,那么這個家庭才會走向成熟,走向富強。因為大部分家庭其實都是男人在賺錢,而女人是負責家庭的事務。比如照顧小孩。
不是說女性一定得當個家庭主婦,而是說家里只要有一個人會賺錢其實就夠了。
你做好后盾。比你出去拿月薪2萬要強吧。家庭本身就是一個單位,你老公賺錢就是一家子賺錢。除非你男人不會賺錢,那你離婚都可以。
6-
即使是情侶之間也不要相互借用身份證。
——大威不是我
即使是要借身份證,你也得在現場,你也得知道用了你的身份證是干嘛的。不是說你男朋友說需要你的身份證辦事你都要給的。給可以,必須人在現場。否則就不給。尤其是關乎到借錢方面。
一個男人如果連錢都沒有,你也沒賺到多少錢,還利用你的身份證去借錢。那么這個男人的人品一定是有問題的。
一個男人如果連錢都賺不到,他如何又給你幸福的生活呢?女人不要戀愛腦,不是說你們在一起了——你就不要去懷疑了。
錢是這個世界上通用的東西。男人沒了女人,可以活,但是人要是身上沒錢,那什么都干不了。
有錢可以換女人,沒錢女人都換不了。就像有的窮男人跟一個女人結婚了,有了孩子了,然后有一天這女的實在忍受不了這個男的——就是直接說離婚算了——
那這個男人是絕對的不會同意的。
因為他沒有資本去跟一個女人離婚。一沒錢,二沒地位。要是女人有收入,還比他高。那么孩子都不會留給男人。也就是這一趟白搭了。什么都沒撈著。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女人跟一個男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需要同居一段時間。你以為就像女人說的,要試試你們是不是合適在一起么?其實不是的。女人不傻,就是想看看你生活中你到底是個什么人。
你是不是有上進心,你是不是想著去賺錢。 這些是在你們約會的時候你是看不到的。所以需要去試試——而且女人去試試也不吃虧。頂多就是給這個男人洗襪子洗內褲啥的。其實現在機器這么多,也不需要洗。
就是當照顧3個月了。實在不行就像企業一樣——3個月不滿意直接給你退貨——分手。
所以——人不管什么時候你唯一能夠相信的一定是你自己。 什么東西都得知道。尤其是拿著你的身份證去干嘛了。而且,即使你們分手,你也得去查下你的征信上有沒有什么貸款。
那很多人說——既然你不相信這個男的,那就不要在一起了啊。這一看就是沒做過生意的人說出來的話——感情也是需要試錯的。不是說你一上來就跟一個女的說,你們去開房吧。需個過程。
這里說的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沒有最好。有那就直接讓你省很多錢和時間。因為一旦有些債務不是用他自己的身份證借的,你們又分手了。那么你這筆錢找誰要呢?——即使對方答應了每個月幫你還,你們之間又有什么憑證呢?
人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風險意識要強,無論是感情還是做生意。 做好了風險防范,那么你至少是不會虧錢的。 也許這可以為你省下100萬呢?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的身份證自己保管,這樣就沒有任何的糾紛。不要覺得窮人有底線,有時候你的底線是他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