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讓我們再次回顧下投資者應該具有的核心策略:做好精確的資產配置。
在資產配置里,債券所占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它卻往往能成為你資產配置里最為穩定增值的一部分。債券的收益有高有低,那該如何實現在獲得高利益的同時也能讓資金得到最高安全保障呢?這就涉及到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主題了:如何挑選最優質債券,做到穩定盈利。
先簡單梳理一下當今市場上的債券種類:
按發行主體劃分: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企業)債券
按財產擔保劃分:抵押債券、信用債券
按形態劃分:實物債券、憑證式債券、記賬式債券
按轉換可否劃分:可轉換債券、不可轉換債券
按付息方式劃分:零息債券、定息債券、浮息債券
按是否能夠提前償還劃分:可贖回債券、不可贖回債券
按償還方式劃分:一次到期債券。分期到期債券
按能否上市劃分:上市債券、非上市債券
在了解了基本的債券分類后,還要清楚債券是分等級的,好比有人把人類分成三六九等,債券也是分三等九級(此評級為國內評級結構,國外的暫時不講),長期債券分為AAA至C,短期債券分為A-1至D。
在這里讀者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沒有把信用評級講清楚。其實在這里不用講這么詳細,因為關于B級以下的債券全部不在今天的討論范圍內。
B級以下(包括B級)全部成為垃圾債券,此等債券緊供投機者做參考,我不建議非專業人士做投機。(舉例:全球四大投行之一曼雷就是倒在垃圾債券的血泊中。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的技術可以趕上投行,你可以嘗試垃圾債券)
02
懂得了債券的結構后,就剩下著手如何挑選優質債券啦。
購買債券的核心理念:作為一名投資者,購買債券并不是看它標的物的大小,其實購買債券最重要的是看標的物的還款能力。在以上所列債券里面,政府債券是安全邊際最高的債券,但收益也是最低的(此債券不在筆者今天的討論范圍內)。
回顧今天所討論的主題,我們最重要的是在平穩中追求高收益。本文只討論企業債券。
那我們又該如何挑選呢?
按財產擔保劃分,大部分投資者會挑選企業的抵押債券而規避信用債券(因為抵押債券是由企業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信用債券是完全憑企業的信用還款,兩者的利率與售價不同。)企業發行抵押債券一般高于票面價格,信用債券一般都是低于票面價格發售。信用債券比抵押債券利率要略高一點。
雖然抵押債券有企業拿固定資產做抵押,但筆者更建議購買信用債券。以抵押債券來說,當企業無法還款時,只能用固定資產做抵押,
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投資人必須向法院提交申請企業賣掉固定資產來還款,但有時候法院會駁回投資者的申請,里面有很多因素就不詳細多啦,你懂的。
2. 即使法院判決同意,中間也有個時間過程。從法院開始受理到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拍賣,其中會涉及到很大的時間成本,同時固定資產也會大幅度貶值,最后,即使企業的全部資產變賣也無法還清投資人的本金。
比如說信用債券,雖然企業不會用固定資產做抵押,但當投資者挑選到優質企業(財務安全,過往信譽良好,沒有大量的負債或者盈利行業領先)的信用債券時,往往能夠得到最安全的還款,同時到后面抵押債券的售價與信用債券的售價之間的差距會變小(同一家公司兩種不同債券之間的對比)
03
那么,我們又該挑選按何種方式付息的債券呢?我建議的是選定息債券,避免付息債券與零息債券(國債占比大)。定息的債券,投資期間可以定期拿到利息。零息是到時候一次性拿本金與利息;浮息債券是應對通貨膨脹設定利息,無法產生高增值。
另外,能避免購買贖回債券的就千萬別買贖回債券,這類債券很大的可能就是企業玩弄投資者的一種手段,當市場利率大幅下降時,投資者手上的高息債容易被企業按照合約贖回,然后企業再重新發行低利息債券,這樣會損害投資者的本金和利息。當投資者購買不可贖回債券,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是可以在市場進行轉讓的(無需擔心出售,無非是價格因素)。
市場上還有可轉換債券,這對于投資者來說也很可能是個陷阱。所謂轉換債券也就是說可以按照企業當前市場股價,把債券按一定比例轉換成股權。
可轉換債券發行的票面利率低于不可轉換債券,當市場行情好時,股價上漲,投資者把債券轉換成股票,利用股票上漲賺錢。但我想問一個問題:當初你看好本企業,為什么不直接買股票呢(股票也是有紅利的)?股票可以掉價,但同理債券也可以掉價。按歷史增長曲線,同一企業,它的債券增值幅度沒有股票的增值幅度大。
相信讀者細細讀完,心里差不多對債券的挑選有個基本的概念了。
其實就需要特別注意一點:作為投資者,購買債券不要只看它的標的物的大小,其實購買債券最重要的就是看中標的物的還款能力。
下一篇文章,將會詳細講解股票投資。
兩粒米,一個理財小抽屜
歡迎關注,期待我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