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第一章,讀的我熱淚盈眶。
? ? ? 作者尹建莉寫到: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一精一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它們的形狀始終像石頭,并且越來越失去價值。
? ? ? 我恍然覺得我就是那個拿著斧頭的農夫,多年一直用斧頭在雕刻我的“作品”--兒子。
? ? ? 西方的諺語說:“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是啊,我的教育意圖何嘗不是好的啊!可是一個拿著斧頭的媽媽怎么能把作品雕刻好啊!更可悲的是,我一直不知道我用錯了工具,還一直抱怨孩子是一塊不可雕的石頭。
? ? ? ? 如果說問題是孩子天性中帶來的,難道不是父母的基因造成的嗎?正如雙眼皮與單眼皮一樣,能怪孩子嗎?
? ? ? ? ? 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就在各種無意間產生的,使結果和愿望背道而馳,這是最令人遺憾和痛心的。
? ? ? ? 父母一之愛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 ? ? ?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 ? ? 比如,孩子打針說“一點也不疼”。這是錯誤的。應該給孩子講明真實的情況,如果靠欺騙,孩子上一次當后,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了一次萌發的機會,并且以后會不信任大人。
? ? ? ? 對于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 ? ? 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 ? ? ? 二是對于為什么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 ? ? ? 三是對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盡量不夸大也不要過分縮小。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解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我就是這樣對孩子的,我根本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并且還跟家人壓著孩子讓醫生打針,現在想起,真實對孩子太傷害了!
? ? ? ?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 ? ? 五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警察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并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這個錯誤我也犯過,真實遺憾啊!
? ? ? ? 兒童應該從小學會理性面對一些困難或痛苦,不僅能緩解痛苦,還能很好地保護自己。這點我以前就不知道,都是不學習造成的。
? ? ? ? 記得我孩子小時候被小板凳磕碰了,我就無知的說:“媽媽打它,誰讓它碰了我寶寶?。 爆F在才知道,這樣的教育,給孩子的是報復反饋。應該教孩子“給小板揉痛”,這樣他就會知道,碰到是兩者都有問題,都疼,都應該理解對方感受。
? ? ? ? ? ? 還有,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心愛的花瓶,卻忍不住對孩子大發雷霆;平時總對孩子講要理解別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責怪孩子“不聽話”,強行要求孩子聽話,而不去細致地體會孩子的感覺……這都是我犯過的錯。
? ? ? ? 現在才知道,我在孩子做錯事時不體諒、不豁達、愛物勝過愛孩子,對孩子都是很大的傷害。
? ? ? 最讓我痛心的是,我從來沒有讓我兒子體會過一次“圣誕老人”的禮物?!笆フQ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于禮物本身,而在于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我兒子從來沒有享受過,遺憾啊!
? ? ? 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我花了好多心思,但沒有花在正點子上,我兒子沒有美好的童話童年??!
? ? ? ? 兒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誕老人”的禮物最美好,可是他一次禮物都沒有收到過。現在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圣誕老人”的驚喜這一輩子都沒有了!
? ? ?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錯過了我兒子最好的教育。為什么不在最對的時間學習,做最對的事?。〔粚W習的媽媽該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