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里的這句話已經成為了我人生的座右銘。
我記得人生最美的時光就是求學的那段歲月,每天無憂無慮的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沐浴在眾多先人,前輩留下的經驗庫里。自以為在大學里所技術汲取的知識就可以闖蕩社會了。直到進去社會開始工作,我才發現我還是太天真,太稚嫩了。大學里的所學知識其實才只是開始,還有很多是課本里就學不到的。
自從踏入社會才逐漸明白,學習僅僅只是知識的積淀,而另一個立足于社會的能力則是在社會實踐中對經驗總結的思考。
思考是一種能力,是需要把很長一段時間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知識和本領。人總是擁有惰性的,不會主動去思考和總結,當有足夠大的壓力和困難來推動時,才會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成長的第二步。
當面對超越自己已知的知識面和經驗庫時,我們會有兩種抉擇,逃避或者解決。逃避并不是可恥的,盡己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僅僅只是一種做事的態度而已。而解決困難卻是一種挑戰,挑戰超越自己的能力。當然,這也就需要學習更多更先進的知識才能解決問題,因而再次的學習也就是一種升華了。這也就是成長的第三步了。
學不僅只是學,思也并非只是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