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而不是跟隨
這本書可以看做是一本關于如何創業的指南,包括選擇什么樣的事業,如何搭建團隊,產品應該做到什么樣,應該用什么樣的策略讓公司從小到大等等。
彼得·蒂爾鼓勵想創業的人們,要創造獨特的東西,不要模仿、不要跟風、不要陷入同質化競爭之中,要創造出能夠真正解決某一個獨特問題的產品,然后獲取壟斷利潤。
蒂爾堅信人類的未來是明確而且樂觀的,但這要依靠創業家們不斷去做那些從0到1的事業,不斷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用新技術、新方法,去創造更多的增量,而不是固守在存量資源里,進行無休止的競爭。就好像,人類如果全部過上現在美國人的生活,則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肯定是嚴重不足的,如果不去開拓新的能源,未來勢必還會有爭奪資源的各種沖突出現。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開發系能源,去外星球尋找新的棲息地等。只有著眼新的增量,才能開創出不斷進步的人類文明。
蒂爾認為,對于創業公司,要選擇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行業,但要從一個很小的利基市場做起,做到小市場的壟斷者,再不斷擴大邊界,最終成為行業的壟斷者。只有依靠新技、新方法實現了壟斷,才能創造更多的增量,公司也才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關于創業團隊,蒂爾認為應該是相互間非常了解的人一起創業,應該招聘對你所從事的事業有認同感、具有團隊精神的人,同時團隊應該同時重視產品和營銷。既要有好的產品,有領先競爭對手十倍的技術,又要采用合適的銷售策略,迅速占領市場。
總之,蒂爾以一個成功的創業家和投資家的身份,總結了開創偉大公司的方法和途徑。對于有志于開創一番事業的人來說,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指南。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偉大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夠聚集于做從0到1的事情,必將會有所收獲。
讀書筆記
商業世界的每一刻都不會重演。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再開發操作系統,下一個拉里.佩奇或是謝爾蓋.布林不會再研發搜索引擎,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也不會去創新社交網絡。如果你照搬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們學習。
==========
進步可以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水平進步,也稱廣泛進步,典型的代表是全球化,即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廣到世界各地;還有一種是垂直進步,也稱深入進步,典型的代表就是科技,即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容易完成的方法。大部分人認為世界是由全球化決定,但事實是科技更有影響力。
==========
如果你想創造并獲得持久的價值,不要只跟風建立一個沒有特色的企業。
==========
要想將企業從每日的生存競賽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獲取壟斷利潤。
==========
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
創造性壟斷就是新產品既讓大眾受益,又可以給創造者帶來長期利潤。競爭意味著大家都沒有利潤,產品沒有實質差異,而且還要掙扎求生。
==========
競爭使我們過分重視過去的機會,一味重復過去的模式。
==========
規避競爭會幫助你打造壟斷企業,但是只有經受住未來考驗的企業才是成功的企業。
==========
一個企業現在的價值是它以后創造利潤的總和。
==========
每個壟斷企業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們通常會綜合以下特點:專利技術、網絡效應、規模經濟以及品牌優勢。
? 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是一家公司最實質性的優勢,它使你的產品很難或者不能被別的公司復制。
如果你在一個領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價值的事物,理論上,公司價值就會無限增長。或者你可以徹底改進一種已經存在的事物:如果你能做到10倍好,你就可以避開競爭。
? 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使一項產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的使用變得更加有用。
網絡效應作用很大,但是除非你的產品在網絡群組規模尚小時對初期用戶已經具有價值,否則無法收到網絡效應。
矛盾的是,享有網絡效應的企業必須從非常小的市場做起。
? 規模經濟
壟斷企業越大越強。
一個好的初創企業在剛開始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之后的大規模發展的潛能。
? 品牌優勢
一家公司最顯而易見的壟斷是對自己品牌的壟斷,因此打造一個強勢的品牌是形成壟斷的有力方式。
如果先從品牌而不是靠實力來經營,也有很大的隱患。沒有科技公司可以只靠品牌發展。
==========
建立壟斷企業的方法
? 占領小市場
每個初創公司都應該在非常小的市場內起步。在一個小市場里占主導地位比在大市場里容易的多。
一個初創企業完美的目標市場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幾乎沒有其他競爭者與你競爭。
? 擴大規模
一旦你成功創造了或者是主導了一個利基市場,就要逐步打入稍大些的相關市場。
最成功的公司會先在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里占據主導,然后擴展到相近市場,它們的創業故事類似,都是由核心事業逐漸向外擴展。
? 破壞性創新
“破壞”是指一家公司可以用科技創新低價推出一種低端產品,然后逐步對產品做出改進,最終取代現存公司用就科技生產的優質產品。
如果你準備擴展到相鄰的市場,不要“破壞”,要盡可能地躲開競爭。
==========
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可以使你創造出你想要的未來。
只有對未來精確地規劃才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初創企業是你可以明確掌握盡最大努力的機會。你不只擁有自己生命的代理權,還擁有這世界上某個重要角落的代理權。
==========
不要低估了指數增長。
我們所在的世界不是正常的世界,而是處在冪次法則之下。
風險投資基金必須發現若干能夠成功實現從0到1跨越的公司,然后傾盡財力支持他們。
如果你不關注事業本質,而是關注其是否適合多元化避險策略的財務問題,那么投資就像在買彩票。
你應該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而且在這之前要先仔細想一想未來這件事情是否會變得很有價值。
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市場可能會勝過其他所有市場。
==========
事實是還有許多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只有堅持不懈的探索者才能發現他們。在科學、醫藥、工程及各種技術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管是常規學科方面具有競爭優勢的邊際目標,還是連科學革命中最大膽的人都遲疑是否要直接宣布的宏偉目標,我們都可以實現。我們可以治療癌癥、癡呆、所有老年病和代謝衰變;我們可以開發新能源來避免化石燃料引起的沖突;我們可以發明地球上更快捷的交通工具;我們還可以徹底離開地球,定居在新的疆域。
==========
商業也是一樣。成功的企業建立在開放卻未知的秘密之上,這秘密關乎世界如何運作。
==========
只有相信并探索秘密才能發現常規之外的,近在眼前卻不為常人所見的商機。
==========
秘密分為兩種:關于自然的和關于人的。自然界的秘密無處不在,想要發現,你必須探索物質世界的未知部分。關于人的秘密是不同的:是人類對自身認知的空白或者是人們以防他人知道而隱藏的事情。
==========
探索秘密的最佳處所就是無人關注的地方。所以要問:還有哪些重要領域沒被標準化和制度化?
==========
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基于鮮為人知的秘密創立的。
==========
每個偉大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要做好每個事業,有些事情在起步階段就必須做好。
==========
基礎沒有打好的初創企業是無法挽救的。
==========
早先的錯誤決定一旦做出(比如選錯合伙人、挑錯員工),之后就很難糾正。而要糾正這些錯誤,公司可能要面臨幾近破產的危險。作為創始人,你的首要工作就是打好基礎,因為你無法在有缺陷的基礎上創建一個偉大的企業。
==========
創始人在共同創業前應有深厚的交情,否則就是在碰運氣。
==========
? 所有權:誰在法律上用擁有公司的資產?(所有持有公司股票的人)
? 經營權:誰在實際上管理著公司的日常事務?(管理層)
? 控制權:誰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務?(董事會--主要包括創始人和主要投資人)
==========
初創公司的矛盾,大多數出現在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之間,即董事會的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
==========
董事會人數越少越好。董事會越小,董事們越容易溝通,達成一致,并有效監督。
三人的董事會最為理想。除非你的公司已經上市,否則董事會不要超過五人。
==========
一般而言,你雇傭的員工應該是全職的。
首席執行官的薪酬越少,公司做的越好。
股票是報酬的一種形式,它能有效引導人們在未來創造價值。
==========
只要公司創新,創業就沒有結束,一旦創新停止,創業就結束了。
==========
我們打算雇傭真正喜歡團隊合作的人,他們必須有才華,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由衷地喜歡與我們共事。
你能解釋為什么公司使命激動人心,那么你就能吸引你需要的員工。不是解釋工作的重要性,而是解釋為什么你在做別人從未想過要做的重要事情。
初創公司早期要讓員工盡可能個性相像。
每個人分工明確,并因負擔獨特的工作而與眾不同。
界定角色可減少矛盾。
==========
把推銷作為產品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為妥當。當你發明了新產品,卻沒有有效的方式推銷,那么你的生意將很難做下去。無論你的產品質量有多好。
==========
從每個客戶那里賺取的平均總利潤,必須超過贏得新客戶的平均成本。
==========
? 復雜銷售:如果你的平均銷售額在七位數以上,那么每筆交易的每個細節均需要密切關注。沒有專職人員的復雜銷售效果最佳。因為大的訂單,客戶通常不想和銷售副總談,而是要直接和首席執行官談。
? 人員銷售:平均成交額為1萬到10萬的中型銷售。
? 市場營銷和廣告:廣告對初創公司也奏效,但只有在客戶獲取成本和客戶生命期價值在任何其他推廣渠道都不經濟的情況下才能奏效。初創公司應該抵制住和大公司進行廣告競爭的有貨,不要陷入無休止的競賽中。
? 病毒式營銷:如果產品的核心功能可以鼓勵用戶邀請其他用戶成為用戶,那么這個產品才能進行病毒式營銷。誰先占領病毒式營銷前景的細分市場,說就能成為整個市場的定局者。
==========
銷售方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因為銷售也遵循冪次法則。
==========
公司需要推銷的不只是產品,你還必須向員工和投資者推銷你的公司。
==========
把公司推銷給媒體是推銷給其他人的必要前提。
==========
人類有意識,擅長在復雜情境下制定計劃、做出決策,單不擅長大量數據的處理;計算機則恰恰相反,擅長高效數據的處理,卻做不出人類很輕松就能做出的基本判斷。
計算機是工具,不是競爭對手。
==========
每個公司必須回答的七個問題:
? 工程問題:你的技術具有突破性,而不僅僅是稍有改進嗎?
? 時機問題:現在開創事業,時機合適嗎?
? 壟斷問題:開創之初,是在一個小市場搶占大份額嗎?
? 人員問題:你有合適的團隊嗎?
? 銷售問題:除了創造產品,你有沒有辦法銷售產品?、
? 持久問題:未來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嗎?
? 秘密問題: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其他人沒有發現的獨特機會?
==========
優秀的技術公司,其擁有的專有技術應該比最相近的技術高一個數量級。
公司必須力爭做到10倍的改進,稍有改進對終端用戶來說就是毫無改進
==========
進入緩慢發展的市場是不錯的策略,但是只有你有明確可行的計劃來搶奪市場才行。
==========
只有某種技術極為高效地解決了某一特定問題,消費者才會有所關注。如果你不能就壟斷小市場拿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就無法擺脫惡性競爭。
==========
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才是真正有益于社會,也是企業通過壟斷市場盈利的方式。最好的項目可能是人們忽略的項目,或沒有大肆宣揚的項目;最好的問題是無人嘗試解決的問題。
==========
無論能源如何稀缺,只有對特定問題拿出最佳方案的公司才能盈利。還沒有哪個產業能重要到只要參與其中就能建立卓越的企業。
==========
對解決方案的總體需求依然存在,但是有價值的公司必須從找到利基市場并占有效市場起步。
==========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獨立思考。只有重新認識世界,如同古人第一眼看見這個世界一樣新奇,我們才能重構世界,守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