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見到第一頓飯后想分手”。
事情的經過大體是這樣的:一個上海家境小康的姑娘,談了一個男朋友,男友人好家境不太好,父母也是蠻反對的,結果,小姑娘不顧父母反對,硬是要和男朋友回家過年。甚至在父母強硬表態:去了就不要回來了。義無反顧。
當然,結尾如果是happy ending,從此小情侶頂著父母的壓力夫妻恩愛把家還,那也就不會上熱門了。
事實上,下火車后幾個小時的顛簸早就把小姑娘的愛意磨的殆無孑遺。而男友家的一頓飯,更是讓這種不滿達到了頂峰。
怒火越被打壓反彈的越厲害,爆發時更是恐怖。情緒一上來了,大小姐性子就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發揮的淋漓盡致。
先是吵著鬧著要回上海,不顧男友憤怒驚愕乃至哀求的眼神。
在交涉無果后,男友妥協了,表示現在這個點也沒車了,要走也要第二天早上。
可是女主不,她非常自信自豪的表示她才是世界中心,在這個破山破水的窮地方多待上一秒都是對她人格的侮辱,完全就是一公主病的典型。
行,男朋友,哦不,應該是前男友,還非常仁至義盡的叫了輛私車,把這個公舉送到了市區,轉交給她的堂哥。
當然,我們要感謝這位好心的姑娘,全程“直播”戰況,讓我們有幸能在大年初一還能觀看到這臺比八點檔還狗血的“電視劇”。
同為姑娘,我非常能理解分手的行為。以前總覺得“門當戶對”太俗,美好的愛情充斥著金錢關系。只有封建社會的殘余才會堅守這種思想。
后來,成熟一點后,才慢慢理解了著四個字的含義。相同的三觀才是婚姻穩定的基石。試問,一個是能把一個月工資拿去買衣服的“月光族”,一個是每個月省吃儉用加個菜都要肉疼半天的“嚴監生”,這兩種完全極端的人在一起怎么會幸福呢?縱使曾經有過愛情,也曾海誓山盟,但當愛情磨平了,還剩下什么呢?
作為女人來說,結婚是一件大事,終身大事終身大事,你怎會草率的把自己的手送到一個不能讓你幸福的人手上。
但是,認可歸認可,我只能說我對“門當戶對”這種觀點表示認可,對這位姑娘的做法卻不敢茍同。
設想,大過年的,在外打拼的兒子回來不說,還帶了未來的兒媳婦,老兩口能不高興嗎?費勁吧啦的消耗了人力物力財力做了一頓他們認為最豐盛的一頓飯,甚至可能是他們一年中唯一一頓好飯。
結果呢,熱臉貼在冷屁股上,媳婦是帶回來了,結果一回家就甩臉子,一看飯菜,更是一摔筷子,吵著鬧著要分手,要回家。
老兩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碰到這種場面,定是惶恐而又辛酸,好好的一頓家宴,硬是生生的讓這種“純種的上海人”給攪黃了。換位思考,你難不難受?
同樣是兒女,你的父母心疼你受委屈,你又何曾想過,你男朋友又何嘗不心疼他的父母!
是!你可以不滿意!但是大過年的闔家歡樂的時候你能積點德嗎,就算是分手也好歹熬過這兩天,你們之前能在一起一年,想必也不盡是無情,就算看在你們曾經的歡樂時光上,也能不能別這么恣意妄為踐踏他人的幸福!
再者說,就算你忍不下,行,你可以回家,但是你好歹找個好借口,哪怕這個借口蹩腳到能戳破,也能維護男方家的尊嚴,他們不欠你的!
從po文上能看出男方絕對做到了仁至義盡:再交通不發達天色又晚的情況下給你安排住宿,再被拒絕后又找車把你送回市區,還不就是為你負責!女方倒好,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鬧得人家家天翻地覆不說,還把整個事情po出來,真是,沒有人會同情你。
小姑娘家家的,不顧父母反對硬要到男友家過夜,看到家境貧寒就耍脾氣,無視老人的好意執意回家,還沒素質把整個事情po出來,肆意妄為的踐踏他人自尊。
對于這種女人,我只能說,賤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