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簡書(www.lxweimin.com)上看到一篇文章講到如何更好的使用微信,以便讓其為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而不是麻煩。想了想最近我自己使用的經歷還有平時的一些好的習慣,覺得也可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底好不好用,你來看看吧。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每天眼睛一睜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每天眼睛一閉前最后一件事也是打開微信到各種群里湊熱鬧、回復重要信息、閱讀訂閱號里的各種文章。平時上班呢,基本上每過10多分鐘,就會下意識去點開手機,打開微信,有時候不是為了去看看有什么重要信息,就是確認下微信還在不在,如果不在了或者沒法登陸,那會著急得像丟了幾百塊錢一般,自己搞不定的時候就會更急,四處尋找手機高手,恨不得立馬修好然后給對方一個深深擁抱以示謝意。是的,微信已經成為我們信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員,他的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估,一切還在蔓延,瘋狂生長。
然而,問題也隨著而來了:老板在微信群里交代的事情,沒有來得及看,結果耽誤了大事;總是不停的看微信,總是在關注身邊的遠方的朋友圈,我們已經很少關照自己的內心,靈魂深處基本已經長滿了雜草……我不是圣人,我也碰到了上面的問題,不過我希望能通過使用一些工具讓微信服務于我,而不是被微信控制了。
信息轉化為知識
微信是一個信息的海洋,她有時以文字的方式,有時以圖片的方式,還有小視頻、語音的方式存在,只要你在這片汪洋大海中通過自己的屬性與另一個人(一群人)連接了,那么海量的信息就會日積月累的由你流向下一個連接者。用張小龍的話來說,微信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可能現在我們使用的微信還只是低級版本,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那么面對這么多的信息流,你是否會去甄別,對于有價值的信息是否會歸類進而成為你自身知識庫中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每天花那么多的時間在微信上,即使看到一些好文章,如果勤快點就會收藏在轉發,大部分人會看過即忘了。為了提升你的時間效益,我推薦使用印象筆記工具來管理你的信息,當你看到一篇自認為有價值的文章,千萬別收藏(除非你是想用來做微信公眾號的素材),越收藏越不會看,因為你總會覺得反正已經收藏好了跑不掉了,以后有時間再看吧,這是大家都慣有的心態。注冊并綁定你的印象筆記賬號后,印象筆記的微信公眾號會介紹你如何將你覺得有用的圖文消息、語音等信息直接保存至你的印象筆記。這樣一來,你就可以通過印象筆記直接管理你的微信上的“精華”了。什么?印象筆記不知道是什么?面壁去吧。
微信網頁版
騰訊公司在用戶體驗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微信網頁版的推出就是一個例證。打開瀏覽器輸入:wx.qq.com,頁面將跳轉到一個二維碼登陸頁面,打開你的微信“掃一掃”,掃描二維碼即可登陸網頁版。操作非常簡單,但帶來的方便也是極好極好的。作為公司里的一名管理人員,我需要經常與客戶、下屬、同事發送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表格,這個時候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手指在手機那小小的屏幕上敲字,那將花費巨多的時間,況且不說修改的麻煩,如果您用的是蘋果手機,您肯定會對在輸入文字時的光標定位問題一直“懷恨在心”吧,而通過微信網頁版,我可以非常輕松的用“Ctrl-c”加上“Ctrl-v”將重要信息通過微信傳達給對方,如果需要發送表格的話,建議結合QQ的截屏工具一同使用,這將會大大提高你和對方用微信溝通的效率。
常用@符號,提高群聊的效率
目前我加入的微信群不到十個,小到只有五個人組成的小群,大到497人的大群,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信息在群里涌現出來,有的群確實是用來工作溝通,有的群是行業內討論群,還有就是朋友、同學群。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一樣的經歷,群聊的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發出的這條信息是否能被需要看到的人看到,往往是你剛提出一個主題討論,接著群里的其他成員你一句我一語聊起了昨晚的國足比賽,不到一分鐘,你發出的話已經被淹沒到看不見的位置了。使用@符號以后,你可以很準確對需要知曉本消息的人進行點名,當你發出這條消息后,被@的人在手機上會有一個高亮顯示,聰明人一看就明白這事和自己有關,得趕緊回復或處理。如果大家都遵守和善用這樣一個小技巧,群聊應該會更加有效一些。
定期修剪才能長得更茂盛
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大自然的資源:空氣、陽光、雨水……但并不是每一片樹葉都能飽嘗同樣的空氣陽光和雨水的,這就導致同一棵樹上總會有枯枝敗葉,懂得規律的養樹人會輕輕減去這些已經沒有生命力的枯枝敗葉,讓樹們擺脫壓力輕裝上陣。其實,這樣的道理用在使用微信上也是一樣的。微信剛出來的時候,由于我自己也在嘗試做微信公眾號,因此關注了大量的公眾號,算下來不少于340個,一年多下來,這些公眾號中做得好的如“羅輯思維”、“槽邊往事”、“鬼腳七”、“MacTalk By 池建強”、“移動觀察”等一直長更長新,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一直創新和進步,在這里我可以快速的找到干貨,吸取到想要的精華;但有些公眾號半路出山也不知勤奮于人,往往堅持不到半年就熄火了。因此,我們自己也有必要對這些“枯枝敗葉”進行修剪——不再關注!另外,為了和你喜歡的訂閱號保持更加親密的關系,在公眾號的分享目錄下有一個“添加到桌面”功能,這樣操作以后,在你的手機桌面上就會出現這個公眾號的快捷方式,不必在去打開微信從頭找到尾,如果是經常要查看的公眾號,強烈推薦你這樣做,大大提升了效率哦。
最后一點,自律能幫你的大忙。
就像吃飯一樣,設定好時間段和時長,如果你是朋友圈控,不刷朋友圈會死的那種,每天可以多設定一些時間,比如午飯后半小時,在這半小時內你可以盡情的刷朋友圈,看看朋友的信息也可以去點個贊,但到時間了就瀟灑的放下。其他時間,該忙啥就忙啥吧。
在我看來,技術應該是服務人的,而不應該讓人成為技術的犧牲品,更不能被技術所控制,微信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他畢竟只是個工具,即使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那也應該是一種可控的生活方式。
好了,寫了很多,如果覺得有用,就請你分享到朋友圈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