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很多的婆媳,至于關系,有呵呵的,有哈哈的。
不知道大家信不,一般婆媳關系和諧的家境,家境一定不錯,家里生活氛圍也很好,處處融洽和諧,一家人在一起和風細雨,充滿著歡聲笑語。
今天要說的這些,是我倆發小身上的故事。
前幾天,其中一個發小老公聯系我妹妹,問發小去她家了嗎?兩天沒回家了,離家出走了。
聽這話,妹妹問明白之后,氣的說了他一頓。
我這發小,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妹妹遠嫁,她被留給了瘋癲的父親,父親天天酗酒罵街,發泄著對社會的不滿,埋怨著世間的不公。
其實老天對他很公平,他父親在五十多歲時有了他,上面四五個姐姐,一家人對他溺愛有加,加上家境也行,他在蜜罐里長大。
由于好逸惡勞,他娶妻生子后家境開始敗落,老婆終于受不了,離婚帶著小的走了。
要說我這發小命很不好,她初中沒有讀完便輟學了,打工幾年后嫁給了前夫,前夫是她同學,彼此熟悉。
結婚后,有了女兒,前夫對她百般挑剔,在婚姻里,如果老公不尊重你,那就不要指望這個家庭會尊重你,果然,婆婆逐漸對她也嫌東嫌西。
好在她脾氣很好,不去計較,但在一次次的家暴中,她開始反抗。
反抗的后果是被逐出家門,身無分文,卷了幾件衣服被攆出來。
那一年,她提著幾件衣服,漫無目的的走了兩天兩夜,終于在一好心人的收留下,結束了流浪。
被趕出來兩年間,沒有人找她,沒人關心她,她說,自己在這個世上是不是可有可無。
忍不住傷感,孤獨,無奈中給遠方的母親打去電話,母親讓她過去,她想了幾個晚上,決定不去了。
因為,這里還有她放不下的牽掛——女兒。
她不能讓女兒跟她一樣,沒有媽媽在身邊,雖然她不在家,但是她經常去學校偷偷看望女兒,告訴女兒保守秘密。
她母親再三呼喚讓她前往,她拒絕了,忍不住想念,她們千里迢迢見過一面,短暫相聚后各自回家。
離家出走幾年后,她終于離婚,要說前夫的家庭,只能用呵呵。
后來,別人給介紹了一個小她七八歲的小伙,也結過一次婚。
介紹一下這個小伙,他父母離異,母親改嫁,他結婚后第二天新娘走了沒回來,接著就離婚了。
更奇葩的是,小伙竟依舊是處男。
他娶媳婦定親結婚花了十幾萬,跟媳婦從相遇相識,到定親結婚,新娘子沒在家住過一宿,新婚那晚也沒有在家住,好有意思。
當時聽說給她介紹了這么一個小伙,以為缺心眼,見過后,我很納悶,這個小伙長得不錯,說話也行,怎么身上的故事這么有色彩。
他們相識那個冬天,我店里比較忙,發小那時已經辭職在家,倆人準備結婚。
馬上過年,小伙也已經放假,我讓發小過來幫幾天忙,發小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發小沒來,我忙的沒給她打電話,到了晚上,小伙來了,告訴我 快過年了,讓她在家收拾屋子,沒空過來了。
過了年,她們結婚,給我下了通知,讓我去吃喜酒,由于娘家沒有多少人,我們這些發小顯得尤為重要。
那天,好像我妹妹去了,給帶去了我的喜錢,我沒有參加,那天我老公沒在家。
婚后很快有了孩子,有了孩子后,小伙的本性逐漸暴露,終于知道為什么長得不錯,不好找對象的原因,太懶了。
婚前,他工作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算一下夠當月房貸,然后就休息,寧愿緊衣縮食過日子,也不愿多出一點點力氣,剛三十歲的大小伙,居然還有這種想法。
有好幾次,發小讓他去工作,他不耐煩的說,不是還有飯吃嘛。
實在手里沒錢的時候,房貸也告急,小伙開始惦記發小手里那點積蓄,被發小拒絕后,他開始打她。
有一次,倆人從臥室打到客廳,扭打成一團,婆婆在小臥室里竟然沒有出來勸架,后來解釋說沒聽見。
還有一次,孩子肚子不好,粑粑拉了一地,發小正在做飯,小伙躺沙發上玩手機,大聲喊發小過來收拾一下,發小說你在那干啥,收拾一下就是。
小伙接著火了,跳起來指著發小說,你天天在家不干活,孩子都看不好,就是個吃白食的,不干就滾,去死吧。
一剎那發小呆了,她在家看孩子做飯,收拾家務,自己扛起來,盡量不麻煩婆婆過來,因為他不想出力,賺錢少,除了房貸,那點可憐的生活費她恨不得掰碎了花,這樣的付出還被罵。
一氣之下,她走了。
當我知道小伙到處尋找的時候,我在想,別回家,在外面多住幾天,讓他試試在家邊看著孩子,邊做家務是種什么生活體驗。
發小離家第二天,她婆婆到位了,過來幫兒子看孩子,以前,不管怎樣呼喚,她都是忙,沒空。
發小見到婆婆后,跟婆婆說,已經找到工作,他不愿工作,自己愿意,倆人互換角色就是,再也不愿白吃飯了,讓他在家看孩子,愿意就這樣養著他。
婆婆說,那可不行,他是男人,傳出去丟人,他還小,讓著他,別跟他一般見識。
發小聽婆婆說完,氣的不說話了,原來男人沒有責任心,都是婆婆毫無底線慣的。
想起剛剛來他家時,娘倆住在一起,房間里垃圾成堆,地板上凈是水漬,滿是污垢,客廳里凌亂不堪,真不知道娘倆的日子是怎樣過得。
現在,是不是舒適日子過夠了。
后來,在大家的指責下,小伙與婆婆都承諾不再有下次,堅決改正,好好工作。
知道她婆婆的原生家庭嗎?婆婆離異改嫁,日子過得很呵呵。
說一另一個發小,這倆發小的老公是一個家族的,看看人家的婆婆。
這發小從小是母親抱養的,家境貧寒,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讀書,十幾歲便開始打工。
認識老公的時候不到二十,那時她就常住在婆家,婆婆對她百般呵護,真的跟閨女一樣對待,教給她做飯,教給她怎樣生活。
婚后,她接連生了三個孩子,婆婆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盡心盡力的幫著媳婦過日子。
發小曾經說過,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到現在為止,她覺得到了婆婆家以后才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婆婆家很溫馨,一家人特別和睦,從來沒有爭吵,指責。
后來了解,她小姑子在國外留學,老公學習不中用,學了技術,婆婆自己不識字,但是知道讀書好,讓孩子們好好讀書,她也明理,對媳婦很感恩,感謝媳婦給兒子一個溫暖的家。
她不來看孩子的時候,經常給媳婦零花錢,說媳婦看孩子不賺錢別著急,大家一起幫忙。
同樣的婆婆,處理事情不一樣,收獲就不一樣,有個明事理的婆婆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頭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是不是真理啊?
本文作者杜撰虛構,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