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同學很有意思,平時從他文章里就能看出是一個很有觀點的人。我看著他頭像一直以為是個女的,沒想到竟然是90后的男孩兒。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會計,一個對古典音樂有偏好的會計,應該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吧,我格外欣賞這種有自己空間又沉得住氣研究自己喜歡東西的人。他的外號“經典”,不會也是因為喜歡古典音樂而來的吧?
我對于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區分在于,古典音樂是有一套固定格式的,劇情和代入感都是非常飽滿的,能夠給人連續不斷的聯想,人的情緒隨著劇情會有一個緩慢發展和變化的過程。而流行音樂“快餐便捷”的特性,它給人的聯想是比較短暫的,甚至很多帶有歌詞的流行音樂更是省了聽音樂人的精神力,直接就以詞帶入曲子,讓人直接讀出曲子的故事。兩者的確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比如我忙碌的時候讓我聽古典音樂,我估計會嫌棄得想砸了那些樂器吧,而在那個情形下,流行音樂倒是能直接帶來感官的沖擊,讓我很“暢快”。同樣,像我平時種花的時候,我會聽一些古典音樂,比如莫扎特輕松風格的曲子,在那種心情下種花真的很“暢快”。
但是我更愛“古典+流行”風格的音樂。比如中國風濃郁的雅尼的,輕盈的班得瑞的,還有久石讓的、林海的,這些雖然算不上真正的古典音樂,也不是流行音樂,算是一種New Age風格的純音樂,但這些曲子通過古典音樂樂器編制的形式演奏出來,別有一番風味。?
當然了,古典的定義有時蠻混亂的,我們現在聽的很多古典音樂在當年未嘗也不是一種流行音樂呢?
經典今天講到一個好玩的,說莫扎特是不喜歡長笛的,因為不擅長管理金錢常常貧困潦倒,后來有富豪給錢讓他作長笛曲,他也做了,雖不喜長笛,但是以長笛作曲的曲子質量還是超高。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