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新家的這二十多天,我就有些變化,家里太舒適,膩著不想出門,終于出了門,開著車,聽著音樂,心就飛揚,只嫌上班路太近,到了還要賴一會兒再下車。到了店里,澆花,香熏,泡茶,一盞接一盞,愜意的工作一開始就停不下來。到下班時候,又不想回家。這一天都在舒適區中度過,歲月仿佛真的靜好……
我的腦海中總浮現一根竹子的形象。挺拔,向上,有節。在以前很艱難的時候,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時間又長,一個字就是“熬”,象竹子扎根一樣,向下再向下。過了那個階段,開始向上生長。成長期充滿了希望。到了一個高度,就進入了舒適區,一切熟悉可控,大多數人就不再向上,如果繼續向上,就是天花板,瓶頸。想突破只能離開舒適區,進入學習區,那種感覺就象竹子的節疤,對過去做個了結,清零,重新開始。
這大概是成長的正確姿勢。等你沖上去之后再回望來時的路,你的天花板原來是人家的地板,你的頓悟原來是人家的常識,你以為的奢侈品也不過是人家的日常……
經歷了這些過程,你就不會去抱怨什么,每個人當下的位置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你選擇安逸,你就不可能成長。你選擇成長,你就要經受掙扎破繭的痛。何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想要不折騰老老實實的做個安靜美男子,其實是做不長的。你想不折騰,生活就不會折騰你嗎?
昨天有兩個女同學的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她們要顏值有顏值,要才華有才華,事業那么成功,還那么愛學習,哎!真讓人懷疑人生……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