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鄉村

七彩鄉村

文? 李伯強

人生很難完美,世俗也有遺憾。鄉村紀念的節日很多,唯獨缺少一個像西方那樣的感恩節。中秋的圓月是最令人憂思的,宋朝蘇郎的“明月幾時,把酒問青天”的呼喊,讓今人也憂思難忘,趕緊放下忙也忙不完的工作,不顧路途遙遠匆匆回家,爸媽樂呵呵的準備了一桌好菜,兄弟姐妹七嘴八舌圍桌話桑麻,小孩子們如歡快的小魚游戲在庭院之間。陽光燦爛,其樂融融,讓人總感覺那一切都是為了聚餐,團聚的熱鬧讓老人的心房倍感溫暖,歡樂時光短暫,眾人依依不舍的離去后,屋內頓顯冷冷淡淡,只有院內老樹輕輕的對天長嘆,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兒時我們牢記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長大后,我們為了生活,背井離鄉,遠赴他鄉,打工的苦和累,只有自己一人默默的扛,再苦再受罪,也不想向人傾訴。孤夜難眠,才在無人的地方悄悄流淚。為了讓孩子的童年充滿快樂,讓愛人活的有品味,讓老人晚年生活有滋更有味,我們義無反顧的忍受掙錢難的罪。每當夜深人靜時,思鄉的情緒似錘子狠狠的敲打著我們脆弱的心,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發,身體安康嗎?企首相盼的兒女們,都長高了嗎?絲絲縷縷的憂愁,讓我們淚流滿面啊。為了啥?擁影相泣,我們不想成為家庭的包袝,家的希望,全靠我們支撐著!我們努力拼搏是應該的。

鄉村的季節是最明顯的,莊稼時時刻刻都提醒著大家。春天到了,田地的麥苗慢慢的返青了,風兒柔柔的吹拂著,田間地頭,偶爾走過一老一小,老人胳膊上挎個小籃,不時彎下腰,可能是挖野菜,小孩子則東跑跑,西瞧瞧,似乎期盼著什么,陽光暖暖的照著,偶爾有幾只小鳥吱哎喳喳的喧鬧著,遠處的田野則顯的空曠而寂靜,藍天上的白云默默的注視著孤單的孩子。

當連綿不斷的蟬聲遍地四起,滿臉汗珠的小孩子們在樹叢中時隱時現,認真的尋逮知了,忙的不亦樂乎……當傳來隱隱約約爺爺或奶奶的呼喚聲,一個個渾身灰塵,樣子臟兮兮的小土孩才出現在人們眼前,活脫脫的小乞丐樣,真應了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嗎?歲月不饒人,上年齡的爺爺奶奶們,只能管好孩子的溫和飽,難道他們自己不需人照顧嗎?

最令人難忘的時刻是圓圓的中秋,電話兩頭,孩子在這邊悠悠的訴說,媽媽在那邊緩緩的淚流……如里孩子大了,并且不上學了,他們大部分隨父母去異鄉打工,留下爺爺奶奶形成新的空巢。堅硬的樓板便再難鉆出驚蟄的小蟲來,鳴叫出哪怕最微弱的問候聲。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需求,讓大人們像候鳥式的飛走,尋找各自圓夢的綠洲。

綠樹環繞的鄉村,樓房越來越多,住樓的人越來越少了,街道上,老人孩子多了,年青人少了。老人知道兒女們在外辛苦勞累,平時電話里報喜不報憂,只有孩子頑皮的不象話了,實在管不了,紙包不住火時,才告訴孩子的媽媽爸爸,可憐樹已成型,再矯正,難上加難,即使傷筋動骨,也沒有效果。錢,沒掙夠花;娃,卻耽誤了。老人只會跨輩疼、隔代嬌,哪有能力管理令老師都頭疼娃呀。心痛不再是一陣子的事了,慢慢的有的年青人不出去了,可日子還得過。

慢慢的莊頭村尾,搞養殖種植的多了,有養鴨的,有養柴雞的,有養蛋雞的,還有搞塑料大棚種菜的,更厲害的人承包五六十畝地,搞綠色農莊的……五花八門,人們都忙碌起來,村頭巷尾,年青人漸漸多起來,原以為只有外邊的天空遼闊,沒想到自己腳下的鄉村天地也不小。

朱三旺家的大兒子在外打工掉架子,摔死了,大家吃驚不小,紛紛嚷嚷好長時間,一個村莊的老人都打電話讓異鄉打工的孩子歸來,實在不能回來,千萬要注意安全,并嘮嘮叨叨的說著李娃養豬發了,都買轎車了,劉妮家包地搞綠色農莊賺錢了,在城市買房了……說的那邊孩子的心也動了,大家都是同齡的,自己為什么不回家鄉發展呢?外面受苦受累,錢能多掙嗎?

紛紛揚揚的白雪從天而降,天地一片滄茫,村莊顯得靜謐,悠閑的老人們聚在村頭,看著近處的繁多的養殖場,望著遠處風雪中的大農莊,從漏風的嘴里滑出,“土地才是咱莊稼人的搖錢村啊!”

大雪真好,瑞雪照豐年!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