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們從下龍出發(fā)到河內(nèi),路上看遍了越南鄉(xiāng)下的風(fēng)光。房子還是窄窄長長的,涂成斑斕的顏色。田間偶爾出現(xiàn)他們的陵墓,一般會建成紅色的小房子,很是講究。路況不好,車子一路顛簸著到了河內(nèi)。
昨天遇到的阿姨和我們一起去訂好的旅館,希望我們可以幫忙訂去峴港的車票。旅館前臺的小哥長得很秀氣,會講英文,看起來是個溫和親切的暖男。他耐心地介紹著車票情況,我和猴兒努力給阿姨們做翻譯,終于順利搞定了四張票。其實很樂意幫她們忙,覺得以后我媽要是想出國自由行,希望也能找到年輕學(xué)生幫她訂票。
中午找了家小店吃飯,老板娘只會講越南話,我們只好用手語比劃著告訴她我們要吃粉和春卷。在河內(nèi)吃粉,是要自己把蔬菜和生粉放到一種有肉的湯里,有點像吃過橋米線的感覺。街上的房子還是很好看,越南城區(qū)沒有多少高樓,據(jù)說這是為了保留城市原貌。很多房子都是老舊的感覺,但它們還是有著五彩斑斕的顏色,露臺上擺著好看的花兒,有的花兒甚至?xí)瓜乱粚訕牵每吹迷邸?/p>
下午以還劍湖為中心逛河內(nèi),陽仔給我們講了好多越南歷史。在被法國殖民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國附屬國,以河內(nèi)為中心的北越至今仍有很強(qiáng)的漢文化認(rèn)同感。街道上隨處可見漢文化留下的痕跡。我很喜歡那些寫著漢字,貼著漢語對聯(lián)的寺廟。它們靜靜地分布在熱鬧的河內(nèi)古街上,當(dāng)?shù)厝撕陀慰投伎梢宰杂蛇M(jìn)入,但進(jìn)寺廟禮佛前必須脫掉鞋子,以示尊敬和虔誠。很多寺廟里都有和尚在唱經(jīng),檀香的味道縈繞在經(jīng)文里,讓人忍不住想要跪下來,只為沾染安靜虔誠的氣息。
吃晚飯時遇到一個加拿大姑娘,她一個人來越南玩,覺得很棒。我們吃到了好吃的煎餃和蝦餅,覺得越南的蘿卜調(diào)味汁簡直太贊,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
晚上逛河內(nèi)古街,街上有各種便宜又好看的衣服。我買了一條紅色的裙子,打算明天穿著它進(jìn)西貢。夜市上賣東西的阿姨和小媳婦們都不怎么會英語,我只好拿著計算器和她們還價,通常能還個幾萬越南盾。
河內(nèi)人很多,各種白皮膚藍(lán)眼睛的人也夾雜在東方面孔里,讓這個城市看起來更加熱鬧。摩托車大軍奔流在這個城市的街道上,大街上沒有摩托車道和機(jī)動車道之分。可能是因為相較于摩托車,開汽車的人簡直太少。越南人用帽子口罩長袖把自己全副武裝,開著五顏六色的摩托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奔流而過,這是屬于這個城市的獨特風(fēng)情。
晚上的河內(nèi)三十六古街,人聲鼎沸。吆喝聲里混雜著來自世界上各個地方的語言。越南婦女挑著擔(dān)子走街串巷賣水果,對每一個看起來像游客的人笑。她們大多不漂亮,即便是年輕的妹子,也都不太好看。可是看到她們笑,卻總是無端地感到親切。
我會記住這個城市的熱鬧喧嘩,和她沸騰的生活。
晚安,只看到狗卻一直沒找到貓的河內(nèi)。
6.30晚11:30? 河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