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外婆家。我滿屋子地找我的外婆,但是就是找不到,害怕極了,喊出了我的第一聲“外婆”。
片段二:三姑姑家。我正在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正在到處找?guī)馐郑缓竽虼擦恕0胍蛊饋碇螅ε碌囟阍趲囱澴樱桓液凸霉谜f。
片段三:自己家。我被大姑姑送回家。然后面對一個不是特別熟悉的女人,所有人讓我叫媽媽,但是我叫不出口。
片段四:第一次坐船。外婆帶我渡輪去外婆家,站在船艙里,覺得很神奇,坐船可以穿越空間。(長大之后才懂都是選擇的參照物作祟。)
片段五:6周歲。沒有上過幼兒園的我第一天去上學前班,獨自去學校,因為害怕獨自在學校門口坐了一個上午回家。
片段六:7周歲。換了一所學校上一年級,開學第一天,我又獨自去學校,慢慢悠悠又在校門口晃蕩著不敢進去。
片段七:四年級開學。因為暑假作業(yè)沒寫,被老師留下來,我解釋的原因——在家?guī)Ш⒆樱瑳]時間寫作業(yè)。
片段八:初潮。第一次來大姨媽,什么都不懂,很害怕。然后把弄臟了的校服藏了起來,然后被父母狠狠地打了一頓,受不了挨打才把褲子拿出來。母親得知我初潮教我怎么應對。
? ? ? ?如今我已快而立之年,但是個性仍有諸多的不足:自信、缺乏安全感。通過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慢慢意識到童年的成長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甚至隱藏在潛意識之中伴隨一生。我也慢慢懂的我個性的形成的原因。我出生在重男輕女觀念還很重的80末,是家里的老大,母親第二胎又是一個女孩子,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東藏西躲。而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呆過,幾個姑姑家呆過。雖然媽媽說時間并不長,但是輾轉在親戚的生活讓我失去了安全感。父母都是出身貧農(nóng),沒有什么文化,每天忙著賺錢養(yǎng)家供我們幾個子女上學,我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寵愛,也許這就是我不夠自信的根源。我并不責怪父母,時代是一個大環(huán)境,他們也沒有選擇權。而我漸漸地長大,漸漸了解看清自己,慢慢改變自己。
? ?父母在的那個時代沒有選擇權,但是我們有。如果將來我結婚生子了,我會給它一個愛和自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