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管理及其基本指導原則
(一)生產管理的含義和特點
含義:對企業生產的戰略決策及其日常生產活動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生產管理分三個層次,上層—戰略決策;中層—生產活動專業管理;基層—生產現場管理。
特點:①多品種小批量成為企業的基本生產方式。②電子計算機成為生產管理的基本手段。③生產管理與其他管理的一體化。④在現代生產管理中人處于中心地位。
(二)生產管理的作用:1、是企業戰略實現的基本保證(通過產品制造將經營方針和目標開發出的新品轉化為現實,并通過銷售實現價值)。2、是企業競爭實力的重要方面(企業間的競爭在市場上表現為產品的競爭,出現新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 無缺陷的全面質量管理新技術(TQC);準時制生產方式(JIT);充分授權的工人資助管理;滿足用戶要求,適應需求多變的高度制造系統柔性-----世界級制造方式)。3、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產品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適銷對路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是靠有一定素質的人才生產出來的)。
(三)生產管理的指導原則:1、講求經濟效益;2、堅持以銷定產;3、實行科學管理;4、適應市場競爭
二、生產管理咨詢的特點和作用
(一)特點:1、現場咨詢為主(生產活動集中于基層);2、具體性、差異性(各企業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產品結構不同、工藝方法等不同)
(二)作用:1、增強企業在生產管理領域的競爭實力。2、提高企業生產管理領域的效益。
三、生產管理咨詢的內容
(一)對“一個結果”的咨詢(生產過程最終成果---產品進行分析)
(二)對“兩項條件”的咨詢:1、產品生產的組織條件的咨詢;2、生產系統運行中各項管理工作的咨詢
具體內容
一、生產戰略的咨詢
(一)生產戰略咨詢課題確定
(二)可選的生產戰略方案:1、從適應競爭、謀求競爭優勢角度分:①成本領先生產戰略方案 ②差異化或特色化③重點化(市場細化,縫隙市場,拾遺補缺)2、從適應市場需求角度,按生產類型不同分:①大批量生產戰略方案 ????②中批生產 ??③單件小批生產3、按生產方式不同分:①存貨生產戰略方案(重點抓供、產、銷銜接,按“量”組織升格過程各環節平衡) ??②訂貨生產戰略(重點抓交貨期,按“期”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平衡)
(三) 生產戰略主要因素:1、建立相應的生產系統(輸入生產要素,生產過程轉換,輸出產品或勞務,信息反饋四個環節)2、使生產能力與生產戰略相適應
二、生產過程組織的咨詢
(一)生產過程構成及其合理性咨詢:1、生產過程構成分析(由生產技術準備過程,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生產服務過程4部分組成)2、分析生產過程組織是否符合合理組織生產的要求,是否能確保達到生產的連續性、平行性、單向性、比例性、適應性的要求。
(二)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咨詢
組織形式:①工藝專業化—單件小批生產戰略②對象專業化---大批量生產戰略 ③混合專業化---中批生產戰略
(三)工廠布置咨詢:1、工廠總平面布置分析
????原則:①是否滿足生產工藝過程要求,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運輸路線最短,避免迂回和往返運輸 ②是否有利節省勞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③是否有利于保證安全和增進職工健康 ④是否符合城市環保要求和廠區周邊生態平衡。
2、車間布置分析
??原則:①是否體現企業生產戰略要求 ②是否符合合理生產組織形式要求 ③是否遵循正確的原則,加工路線最短,便于運輸,安全 ④是否科學利用車間生產面積,選擇設備的布置。
三、生產計劃與控制工作咨詢
(一)生產計劃工作咨詢(對生產任務的統籌安排):1、 上一期生產計劃執行情況分析;2、 計劃期生產計劃指標分析;3、 企業計劃任務與企業資源的平衡分析
(二)生產作業計劃工作咨詢(生產計劃的具體執行):1、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的依據分析;2、車間作業計劃編制方法的分析:大批量生產類型的工藝專業化車間適用在制品定額法;成批輪番生產的車間適用提前期法;單件小批生產的工藝專業化陳建適用生產周期法。
(三)生產控制工作咨詢:1、生產調度工作分析;2、作業核算工作分析
四、生產現場管理咨詢
(一)重要性:生產現場管理又稱作業管理,屬于基層管理。是制定戰略、目標、方針、政策等貫徹執行的基礎,是各項專業管理服務的對象和實施專業管理的基礎。
(二) 內容:生產現場結構:點、線、面;點:作業點,工序;線:若干個有聯系的點形成的一條線,即工藝路線,也是物流過程;面:若干條線的結合成為面,即形成生產環境。
1、工序管理分析:判斷滿足市場對產品要素的各項需求是否在每道工序的加工上得到落實;是否提高經濟效益。每道工序上是否建立了崗位責任制,明確技術經濟指標。是否明確工藝操作規程、安全衛生規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交接班制度。是否及時準確填寫原始記錄。
2、物流管理分析:物流路線是否較短或最短;是否保證產品生產周期縮短、資金周轉加快;在制品占用量是否較小,減少其搬運量提高效率。
3、環境管理分析:①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分析;②文明生產分析;③定置管理分析(調整生產現場物品位置,處理好人與物、場所、物與場所的關系的一種管理工作,也是“5S”活動的一項基本內容。④色彩管理
方法
一、生產戰略咨詢方法:(一)趨勢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分析法,企業生產戰略的決策就是依據對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而作出的分析。(二)定量分析法(題)
二、生產過程組織咨詢的方法:(一)生產組織形式比較分析法:大批量生產類型戰略或成批生產類型戰略—對象專業化設置生產單位為宜;單件小批生產戰略—工藝專業化設置生產單位為宜。(二)定量分析法
三、生產計劃與控制工作咨詢的方法:總量計劃圖標分析法
四、生產現場管理咨詢的方法
程序:調查研究、現場參觀、確定課題、尋求解決方案、召開咨詢報告會、方案實施
(一)產品工序分析法:以產品為對象,運用加工、檢驗2種工序符號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總體分析方法。
(二)工藝流程分析法:以零件為對象的局部分析法。
(三)流程路線分析法:研究制造對象在廠內經過的路線是否合理,目的解決廠區分布和設備分布問題。
(四)搬運分析法:研究和改進物品在工序之間的放置狀態和搬運方式,目的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搬運效率。經常采用方便系數分析法。
(五)人-機聯合分析法:觀測和分析作業者和機器在同一時間內的工作情況,尋找合理方法,使人的操作和機器的運轉協調配合,充分發揮人和機器的效率。
(六)動作分析法:通過觀察記錄操作者的動作,分解為許多微小的單元(動素),經分析改善,消除不合理、不必要的動作,使動作標準化。
動素:有效動素---直接作用(裝配、分解、使用等);無效動素---輔助作用(檢查、尋找、選擇、準備、保持)
改善的原則:身體使用原則;作業區布置原則;工具和機械設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