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在衡量某件事或物時,看中的應該是它們在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
前幾天學校納新,我覺得圖書管理協會的職務挺好,就去報名了。
報名后沒兩天學生會也開始納新,各種狂霸酷炫的部門,看的人目眩。
班長在班里說有權利的職位都在學生會,舍友在宿舍說進學生會以后好就業。
我聽上去覺得很誘人,就在學生會納新的名單上也填了我的名字。但是學校今年規定一個人只能進一個部門,在此之前我已經報了圖書管理協會,也就是說,學生會和圖書館我只能選一個。
我很糾結,權利、就業、未來,這些都在學生會,但我個人更傾向圖書館,一時不知道如何抉擇。
為此我特意在網上問了很多人,雖然他們言語風格不同,但內容基本是一個意思:
“我建議你進學生會吧……”
“學生會!”
“進學生會啊,進什么圖書館?”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進學生會比圖書館好,我也幾乎要放棄圖書館的面試,去參加學生會面試去了。
但那天晚上。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話:
“無論時代怎樣,沒有人必須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靈魂。一個人只要熱愛生命,善于品位生命固有的樂趣,同時又關注靈魂,善于與人類歷史上偉大的靈魂交往,即使在一個無趣的時代,他仍然可以生活的很有趣?!?/p>
我恍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內心隱隱清楚自己該去哪里了。于是第二天我去了圖書管理協會,放棄了學生會的納新。
我想去圖書館,是因為我覺得那是一個簡單到純粹的地方,一個簡單地方的人,也應該是一些簡單的人,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真性情。
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的看中,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的有意思,這種愛好應該是出于個人的真性情,而不是某種外在的利益。一個人喜歡做某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這種美好的事情所吸引罷了。
我很喜歡一些簡單且美好的事物,如果事物本身不能給人以陶醉和滿足,就不足以稱為美好。我覺得圖書館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那里的學長都很平易近人,學姐都溫文爾雅。其本身安靜、雅致且簡約,是個很美好的地方。
此生此世,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能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應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就像一個朋友說的:“選擇你喜歡的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