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xiāng),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chuàng),且未在其他平臺發(fā)表過。”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隨著時代節(jié)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往往因工作繁忙而無暇顧及身邊的父母,所以才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的老人。為響應大學生進行實踐鍛煉教育的號召,為孤寡老人帶去一份關愛和溫暖,近日,安徽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青春送暖,志愿同行”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趁著暑期時間走進蚌埠市敬老院、社區(qū)開展實踐活動,力求通過實際行動引發(fā)社會各界對孤寡老人群體更多的關注。
本次社會實踐以“青春志愿行·走進敬老院”和“青春志愿行·走進社區(qū)”為主題,采用實地考察、采訪相關人員、網(wǎng)絡收集三者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與老年人和相關部門人員的交談,了解蚌埠地區(qū)孤寡老人的生活現(xiàn)狀及存在的社會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作出一份貢獻。
正式出發(fā)前,調研團成員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了暑期實踐的具體實施步驟,并對相關任務做了明細劃分,分為兩隊,一隊負責采購物資,一隊負責前往實踐地點的路線安排。即使天降大雨,卻絲毫未減隊員們的熱情,大家都在為之后的實踐活動做準備。
調研團一行15人來到蚌埠市親愛之家老年公寓,開始了親身的實地考察。正值盛夏季節(jié),公寓內綠樹成蔭,天邊白鴿盤旋成片,知了正不知疲倦的叫著,給安靜的公寓帶來些許熱鬧,比較適合老人居住。走進公寓里,給人的感覺是平靜安寧,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由于長期缺乏親情體驗,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以至于一些老人產(chǎn)生孤僻和冷漠等性格障礙。他們沒有孩子臉上的天真,沒有青年臉上的憧憬,沒有中年臉上的匆忙,像是在思索什么。
大家自發(fā)準備了水果、蛋糕等慰問品,前往不同房間分發(fā)。隊員們有的打掃衛(wèi)生,幫老人梳頭發(fā)、剪指甲;有的陪老人聊天、講笑話,所涉及的話題從敬老院的居住環(huán)境到老人們豐富的生活閱歷,嘆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從最初的無所適從漸漸變得無所不談。通過交談,同學們大概了解到,敬老院的生活是自由卻井井有條的,按時吃飯、睡覺,伙食的質量還不錯,空閑的時間就一起看新聞、聽戲曲、聊天。
同學們還準備了文藝節(jié)目送給老人,一首《國家》更是引起彼此心中的共鳴:“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老人們也高興地拍著手打起節(jié)拍來,情至深處時也會跟著唱幾句,與隊員們進行“歌曲互動”,昂揚的旋律牽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靈。屋外飛鳥盤旋,屋內歌聲悠揚。
隊員們掌握了和老人交談中注意的細節(jié),在金色晚年老年公寓里顯得更加自然,很快便適應了環(huán)境。這些身體不再健壯、行動不再便捷的老人其實就像孩子一樣,會因為子女太忙無暇來探望自己而憂傷,會拉著隊員的手貼在臉龐撒嬌,他們需要更多關懷和理解。
了解到敬老院的環(huán)境后,團隊將實踐目標定位在社區(qū)。在蚌埠市金濱社區(qū)居委會王書記的安排下確定了活動場地,帶著備好的營養(yǎng)品和生活用品,跟隨工作人員一同慰問社區(qū)的孤寡老人。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談心,了解老人們的生活現(xiàn)狀,帶給他們心靈慰藉,盡自己所能切切實實地為老人們做實事。
老人萬分熱情地歡迎隊員們的到來,心疼大家在高溫天氣奔東跑西。在一對孤寡老人的家里,爺爺奶奶看到同學們滿頭大汗,強烈要求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在休息的時間里,他們也談起自己學生時代的記憶,講述當初大學時下鄉(xiāng)的生活以及工作后天南地北的日子,豐富的閱歷十分有趣。小小的房子里不時傳來朗朗的笑聲,愉快的交談定格在嗡嗡的風扇聲中,定格在解渴的茶水里。
大家還分組向社區(qū)及周邊居民發(fā)放調查問卷,對社區(qū)環(huán)境情況做了些調查,并根據(jù)調研情況作出了初步計劃。金濱社區(qū)居委會王書記不禁感慨:“很感謝安徽財經(jīng)大學的同學們在這么炎熱的天氣仍然堅持來社區(qū)做活動,在活動中盡心盡責,展現(xiàn)了志愿者風采,我代表社區(qū)向同學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孤寡老人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能夠真正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悲歡離合,有太多的疼痛心酸。與老人們談心后,甚至會因他們的故事而感動落淚,或是同情他們的歲月滄桑,或是欽佩他們的勇氣執(zhí)著,了解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那時光里”,《春天里》唱出多少人的心聲,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不僅是每個人的心愿,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國,將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貫穿于每個人的成長。
通過親身投入社會實踐中,隊員們了解到孤寡老人的基本情況,增強了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尊老敬老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xiàn),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要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將“百善孝為先”永記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