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在大陸上映是2012年6月5日,那天是我讀高中的最后一天,那天是我最后一次見到潮旭,當然,當時我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
8號考完試,跟班里聚完餐,我跟曼曼,雅菲我們三個人坐在肯德基,也不記得聊了些什么了,只記得那時的感情大約是空蕩蕩的,總覺得什么東西丟了而不是結束了。總覺得,主動方不在自己,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高考,就是一場被安排好的離別。
那天晚上2班也在聚餐,隔壁的飯店。那天晚上,我應該是想過要不要去找他,但是后來十點就回了家,老媽隔天還要去上海動手術,雖然爸媽都默許我可以通宵去玩,我還是乖乖回家了。
躺在床上,怎么可能睡得著嘛。平日里最喜歡的就是半夜里打開暖暖的臺燈,靠著床看看書看看電影,真的有時間也不用擔心爸媽會來查房的時候,那空蕩蕩總是跟著我,什么都上不來心。聽說80%的女生看哭了的電影《初小》,凌晨5點,送走了爸媽,一個人開始看這部電影。
小水暗戀了阿亮三年,碰巧我喜歡潮旭三年;小水為了阿亮變美,不碰巧我這三年都被教輔困著,敷面膜算嗎?小水有其他愛慕的男孩追,碰巧有個人喜歡我三年。小水身邊有好基友出謀劃策,碰巧我的軍師們都慫恿我畢業了就去講明白,只不過后來高三全部人都全身心投入考試,他們都以為我已經不喜歡了。
只不過,不碰巧,高考結束后沒有及時聯系的人,現在也都基本不再聯系了。我的軍師們,消失了。
9號一個人就踏上了去西安的旅程,那時候17歲比現在勇敢的多。一個人說走就走,把模擬填報志愿,把那些老師同學全都拋之腦后。后來,在西安的時候,Q上問他:你知道那個每天給你送飲料的人是誰嗎?他發來一張照片,問我是她嗎?可惜那圖片在當年虛弱的網絡下,始終沒有轉出來。就是那一刻,想著說:算了吧,也許這就是天意了。
去年考研,回到家鄉圖書館,碰巧又遇到了2班同學,固定座位旁邊的女孩又碰巧是當年也喜歡他的人。時隔四年,也談了別的戀愛,也跟別人玩了曖昧,這些當年熟悉的人又讓我想到四年沒聯系過的他。
我跟卷毛說了,她要了我的QQ賬號密碼,裝作是我開始跟他聊。原來我真的就把他放在通訊錄里四年都沒有出半點聲。卷毛告訴他,那個送東西的人就是我,他不信。他說我當時回了一次“紙條”,叫你別送了,你沒看見么。我看見了啊,我還記得我很難過的情緒啊,只是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能那么執著。
他說,他喜歡當初12班那個前女友,大三還去找過她,他問我他是不是賤啊,還樂意給那樣的女孩做備胎。就是那一刻,我后悔了,四年前為什么沉默呢?看完那部電影為什么我是那20%沒有哭的人呢。說是三年,我壓根沒有為了他去努力一次,我的持久戰,只不過感動了我自己。
我也沒想到,五年后的6月,再看這部電影,會在一個因為發燒而半夜醒來的晚上,哭的死去活來。那三年為了看他一眼多去了多少次衛生間,那三年省下的零花錢給他買遍了能買到的飲料,那三年校服上干干凈凈卻只有他的名字。那三年仿佛是另一個我。
沒辦法回頭的路,只能想一想,哭一哭,再自己帶進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