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和室友聊天,聊到了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問題。按照室友的觀點,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應該去選擇讀高中,讀大學,而應該去學一門手藝,學些技能。室友的觀點觸動了我,引發了我的思考。
? ? 在我看來選擇讀高中,讀大學是對知識的渴求,是個人追求的需要。可是我沒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室友,普通家庭的孩子背負著整個家族的希望,父母家人希望我們學有所成,出人頭地。可現代社會出現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情況,反而是有些學習較差沒有考上大學的一些人早早地步入社會,學習一些技能和手藝,在社會打拼多年后事業有成。身邊出現了不少這樣的例子,一些大學同學現在生活都不太好,還有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同學。而另一些高中畢業就不再上的同學,在社會上混了多年,做生意發達的有之,在技校學一門技能出來做技師收入頗高的亦有之。
? ? 這些事例似乎佐證了室友的觀點,讀大學貌似沒什么作用,純粹在浪費時間,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們費勁千辛萬苦于百萬大軍中擠過高考獨木橋到頭來只是一場空嗎?這不得不引發我進一步去思考。
? ? 我們身邊的那些事例也許只是個例,大學畢業生的整體水平明顯好過于未上大學的那些人群,不能因為一些個例就否定了大學教育的必要性。而且那些個例的出現不是毫無緣由的,未讀大學的那些人群過早的步入社會,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混到如今,而且他們很難再混的更好,他們的教育水平已經限制了他們發展的高度。當今社會越往上混,對教育文化水平要求越高,大學幾乎會成為限制你發展的最低門檻。而一些一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的出現是因為中國的大學教育與歐美恰恰相反,實行的是嚴進寬出的制度,而且并沒有正確引導大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很多大學生包括我在內選擇的都是就業好的專業,可是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而我們又處在改革變動的轉型期,今日的朝陽產業很可能會淪為明日的夕陽,所以才會出現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情況,而且大學生曾被譽為天之驕子,自然有些眼高手低,所以會出現一些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
?出現今天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復雜,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整個社會人心浮躁,太過急功近利也是出現室友提出這樣觀點的原因之一,我想這絕非室友的個人觀點,它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我的三觀令我無法對此觀點茍同,但我知道整個社會的底層人群大都以賺錢的多少,生活的安逸與否來衡量其價值。要想改變他們的看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我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會得到轉變,到那時人們會明白知識傳承和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我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