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板是遠近聞名的女性企業家,從白手起家擺地攤開始,經過摸爬滾打一手建立起自己的生意,可謂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別人都說她經營有方,而她自己卻總是謙虛地說只是平日間沒有怠慢對財神爺的供奉,因此才能得到其照顧。
每月初一是劉老板到市區外的寺廟燒香拜佛的日子。寺廟位于一座散發著靈氣的山上,在上層社會的圈子里頗有威信,據說每年來此寺廟的人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即有高管老板,也有平民百姓,劉老板也是這求神拜佛的“信徒”之一。
今天恰好是劉老板去寺廟燒香的日子,她的司機一如既往地為她做好了出門的準備,但并不是要開車送去過去,因為劉老板叮囑過,因為上山的路對車的磨損比較嚴重,因此她從來都沒有坐自己的車去。
司機將劉老板送出門,隨口問了一句:“劉老板您每次去燒香前,有沒有沐浴、齋戒之類的習慣呢?”
劉老板白了司機一眼,反問道:“為什么要做那些事?”
“我也不大懂,不過在我老家的老年人都會這么做,說是‘心誠則靈’。”
“什么年代了,老天爺會在意那個?只要意思送到就行,誰管你錢是怎么來的。”劉老板對司機的多嘴有些不滿,臨走前吩咐道,“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做好接我的準備,等完事了還要和王總他們打牌去。”
“是,我知道了,您慢走。”
劉老板沒有直接前往寺廟,而是先去了附近的一家香品店,因為如果在山上寺廟里買香的話,會貴很多。香品店店主和劉老板早就熟悉了,見老主顧上門,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香。
“劉老板,都是熟人了別怪我多嘴。”在劉老板付錢之前,香品店店主說道,“像您這么有錢的主,為什么每次都只買品質最差的這種香呢?”
為什么今天每個人都要說些閑話?劉老板雖說心里不悅,但還是沒有表現在臉上,只是淡淡地說道:“反正點燃之后冒的都是煙,有什么區別嗎?”
“話雖如此,但心誠則靈,一般人用普通的香,向您這樣富貴的人用上等的香,這樣對神明來說也算一種敬畏吧。”
“既然心誠則靈,那隨便燒什么香不都一個樣嗎?”
劉老板付完錢之后,坐上出租車,一邊閉目養神,一邊思考著如何讓王總同意和自己公司的合作項目。突然她注意到了出租車似乎偏離了她預定的目標。
劉老板連忙對出租車師傅說:“怎么回事,我不是讓你從后山的路上山嗎?”
“您是來上香的吧。”師傅一邊開車一邊解釋道,“要想佛祖保佑的話,從山前的路一步一步走上山,是最虔誠的做法,心誠則靈嘛。”
“誰管你那么多?浪費那么多時間,你知道我會少賺多少錢嗎!”
劉老板怒火中燒,她伸手去拉師傅的胳膊,卻發現對方的胳膊硬得像一塊石頭——不對,不是像石頭,而就是一塊石頭!劉老板驚恐地發現,坐在駕駛座的上師傅,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尊石像。而當她慌張地向四周張望時,才注意到這哪里是什么出租車,分明就是在一個木制的大箱子里。
“放我出去!”
劉老板絕望的呼喊,落入深淵之中越來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