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給此書的序中寫道:他的故事說中我的心事。
?北野武是日本著名的導演,獲獎無數,可我卻覺得在他的內心中隱藏著兒童一般的內心。他的作品無一例外的具有獨特的視角,而他具備惡毒攻擊性的言語更能給人以生活的刺激,這本書也不例外。作者用諷刺,幽默的語言生動的記述了自己母親,父親,自己兄長的生活,一字一句將北野武對文字的掌控體現的淋漓盡致。一貫毒舌的他竟然也有如此人情味的一面,戳中無數讀者內心的柔軟。
?北野武是家中的幺子,個性最為頑劣,而他母親的教育更是嚴厲至極。在本書中,北野武寫道母親佐紀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曾經做過家教,后來甚至與一個姓北野的海軍軍官結婚,在先夫去世后,佐紀招贅菊次郎,保留了先夫的姓氏。佐紀以軍官為豪,對于只是一個油漆匠的菊次郎更是瞧不上眼,自然在家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家之主。
?菊次郎外強中干,在佐紀與孩子面前更是抬不起頭,便只能借醉酒后痛打妻子來緩解郁悶之苦。在北野武的記敘中不乏對父親的諷刺帶著直擊人心的心酸,可縱使如此,北野武仍舊在文中透露著對父親淡淡地懷念,大概與"子欲養而親不待"有關吧。北野武成名之時父親早已離世,未來得及奉養父親也終究是一個遺憾,父親做些一份不易的謀生差事,小時候更與父親一同上工,一家人為謀生齊齊上陣,一幕幕童年的生活夾雜著親情,日子雖苦卻也能苦中作樂,這大概也是每個長大成人的小孩對父親的印象吧。后來,北野武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更是表達了對父親的懷念與尊敬吧。
?北野武母親對他們一家小孩的教育以嚴厲著稱,深信“教育斬斷貧困”,深信“寒門出貴子”。在書中,北野武著重描寫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佐紀教育出來的孩子也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在“北野家的人”這一部分中北野武提到了自己的哥哥,北野大與北野重一,作為榜樣的哥哥也是小時候北野武一家生活支柱的來源,哥哥賺錢補貼家用也足以看出北野家具有從外刨不開的凝聚力。
?“佐紀”這一部分可以說是本書的重心,北野武對母親的描述,對與母親生活的記錄,一字一句透漏著對母親的思念與尊敬,言語中的無可奈何卻隱藏著更深的感激。
?北野武在考上大學后獨自搬出去住,妄圖擺脫母親的掌控,后來更是直接退學了。他胡混,好勇斗狠,性格張揚,后來竟是登上了舞臺,在那段四處趕場艱辛的日子里,他身無分文,沒錢交房租也不愿回家找母親,直到房東爺爺讓他跪下來好好教訓了他一頓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么長時間以來都是母親偷偷地瞞著自己交了房租,而正是這樣愛著兒子的佐紀卻在兒子的打人事件后對警察說:“要判刑的話,就判死刑吧!”可,這正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佐紀再后來解釋:“不那樣說,世人不會罷休啊!”佐紀對北野武的關心更是身為母親的大多數人所能體會到的,那樣真誠,一心為著子女,縱使子女不領情。
?北野武在婚外情被母親發現后,母親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對兒媳道歉:“對不起,那個蠢蛋盡做壞事,可是,你千萬不要離婚,不然太便宜他了。”又回頭警告兒子不要離婚:“離婚一次婚后,肯定會一離再離,會上癮的。你這家伙,想玩的話,背著去玩不就好了。”
?在書中,北野武所表現地對母親的不關心,對母親后來找他要生活費的不耐煩,這些在我看來卻只是表面。佐紀將北野武給她的錢都存了起來,只是為了以防北野武以后要是不紅了沒錢了而用,這樣的母親,北野武說:“究竟真是抱著那樣的想法和愛而說,還是認為菊次郎的兒子果然愚蠢而說,我不知道。”但身為讀者的我分明從書中讀懂了一個母親對兒子恨鐵不成鋼的愛。
?北野武是幸運的,母親給予他的支持,他那毒舌中飽含的溫情,老流氓也懂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