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感",讀春上村樹的1Q84時讀到這個詞,當時體會不了這究竟是種什么樣的感覺。現在也不確定,一直糾纏我的這種感覺,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無力感。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無力感是主觀與客觀的矛盾,人常常想要達成一項主觀的意志,但由于自己的身份,社會地位,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你的實際行動往往未能達到預定的目標,這時候,人們心中往往會有淡淡的無力感,一閃即逝。
怎樣的一種感覺啊?不想說話,不愿思考,不想行動,沒有激情也無悲哀,心力憔悴的無所適從。
很愿意沉靜在某一種想念的思緒胡思亂想,只是不想行動,沒有行動的勇氣和能力,這就是所謂的空想家的作派吧。
有時信心滿滿,豪情壯志,就想干成一件事情,計劃也做得好好的,開頭也著實很刻苦很堅持,中間會遇到阻礙和困難,慢慢堅持的心就淡了,漸漸就無疾而終了。沒耐心,沒恒心,沒毅力,是我總不能在一件事上成功的根本原因,對自己的這一最大的致命的缺陷、不足,也生出了深入骨髓的無力感。
被這種無力感侵襲的時候,感覺它的能量是如此強大,強大到滲入我的腦髓,滲透我的靈魂,我無力與之抗衡,無力反擊。
?但,在我渴望成功的靈魂的深處,生出強烈的反抗的意志,它在我心底大聲吶喊,叫我清醒,叫我振作,不要沉淪。
?人的潛力是無窮巨大的,我想,我的也是,沉睡在我體內的潛力,該是被喚醒的時候了,人生短暫,生命的時光已被揮霍只剩下一半,接下來的時光我想讓它焯焯生輝,璀璨耀眼。
奮斗,努力,窮盡畢生的精力,做成一件事。享受奮斗的過程,舔嘗奮斗的艱辛的澀味,成功后的成就感固然可喜,但熬過艱辛的成長感更加可賀,可敬。
定好目標,堅實的堅持前行吧,戰勝艱難困苦,克服自己的惰性,挑戰自己的極限,向著成功進發。跟無力感徹底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