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放假三天,臥在家看了部音樂電影:《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千萬不要被爛俗的中文譯名欺騙了。它原名《Begin Again》,故事很簡單:
被男友劈腿的民謠女樂手偶遇破產的音樂制作人,兩人一拍即合,攜手錄制出暢銷專輯,雙雙走向人生巔峰。
音樂電影屬于小眾類型片,卻出現了許多經典作品,如以合唱為題材的《放牛班的春天》、以鋼琴為題材的《海上鋼琴師》、以大提琴為題材的《她比煙花更寂寞》、以歌劇為題材的《歌劇魅影》……而《Begin Again》選擇的是民謠音樂。
對于閱片(ren)無數的麻雅醬而言,音樂片大概能分成兩類——
一類脫胎自歌劇or百老匯,載歌載舞,畫面華麗:
一類主角擁有驚世駭俗的天賦,一言不合就炫技:
當然,以上兩部都是經典作品。而那些光炫技和拍華麗畫面的音樂電影,最后都拍成了超長MV。
相較之下,《Begin Again》簡直是清流——
女主角格蕾塔愛穿碎花裙,笑起來露出一口不太整齊的小白牙,喜歡寫歌唱給喜歡的人聽,從沒想過出名,這樣平常的妹子,仿佛在每個城市的咖啡館都能遇見。
但格雷塔又是獨一無二的,她的天賦藏在簡單的旋律中。只有心思和她一樣單純的人,才能懂。
男主角丹恰好就是這樣一名伯樂。
他醉醺醺的臥在吧臺邊,只須聽幾個音符,架子鼓、大提琴、鋼琴便會自動跳進他的腦海,與格蕾塔原本的低吟淺唱交匯,形成如夢似幻的編曲。
于是,丹興沖沖的帶著格雷塔去見自己的前合伙人,希望能夠簽約,格雷塔坐在辦公室里彈唱一曲后,前合伙人表情冷淡。
姑娘不靚不潮,唱腔業余。
"等你有了DEMO再來找我吧!"
這樣打發了格雷塔和丹。
但什么叫做靚?
是粘假睫毛畫?濃眼線?還是D杯胸?大長腿?
丹在說服格雷塔出專輯時也說——
格雷塔是怎么回答的呢?
那什么叫做潮?什么叫做專業唱腔?
是動次打次的電子混音加上飆高音式炫技唱法嗎?
格雷塔的前男友,就喜歡這樣演唱
他的理由是——
沖擊性的音樂和刺激性的畫面,能瞬間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動次打次的音樂越來越流行,人們需要嗨,需要用刺激釋放焦慮,甩脫疲憊。
刺激性的音樂亦如醉酒狂歡,一旦散場,一個個孤獨的人還是要帶著滿心空虛,回歸平淡無奇的生活,藏匿在城市的角落里。
格雷塔和丹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主流樂界。
而狂歡過后的孤獨,只有真誠、不作、不炫技的音樂能慰藉。
格雷塔和丹堅持做的民謠就是這樣的音樂。
沒有錢租錄音棚,就去城市的各處錄歌。
在街上、在頑童嬉鬧的小巷、在地鐵
在帝國大廈樓頂、在湖面、在公園
他們錄著自己的音樂,也錄下了整個城市
在錄專輯之前,丹其實已經破產,他沒有錢雇鋼琴師、提琴手和鼓手,也無法承諾專輯熱賣。
但他需要他們,他們也加入了。
芭蕾樂團伴奏的琴師,辭了工作來彈琴,大提琴手錄歌時跟著主唱一起動嘴唇。
不同于電子混音快餐速成,這只全憑熱愛而組建的樂隊,演奏的每個音符都是那么真誠。
演奏者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填滿了整個空間。
因此,錄專輯的這個部分,成為了電影中最輕松勵志的畫面。
然而若是現實,這個堅持創作的過程,不知會有多難。
城市如同孤獨載體,競爭激烈,人人浮游其中,不知何時,便會經歷人生的最谷底。
丹失去妻女,被合伙人趕出公司,格雷塔本是來紐約旅游,男友劈腿,戀情破碎。
有些人在靈魂的黑夜中,需要刺激、需要麻醉,需要追逐財、色、名、利填補內心的黑洞。
有些人則不需要,他們嘗試點亮黑夜。
以自己所熱愛的,以堅持,點亮黑夜。
就像丹和格雷塔。
前幾天是中秋節,不知有多少人仍漂泊在城市,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拼命工作,不能團聚。
愿這目標是你所愛,你對它有多堅持,它就能在你最難的時候陪你多久。
愿這目標中飽含熱情,你對它有多熱愛,它就能將多深的孤獨轉化成獨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