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2017年2月4日晚,趙雷在《歌手》上唱了《成都》,并以第二的成績成功晉級。
在號稱歌手實力最強的第五季里,不管觀眾是被他歌曲里的質樸與真誠打動也好,或者質疑他“唱成這樣也能打敗那么多高手”也罷,不可否認的是,趙雷終于火了,從一個小眾圈子,進入了全民熱搜。
對于這個結果,我并不訝異,因為早在《歌手》第一期播出時,便已得到劇透趙雷會在第三期里亮相并晉級。我期待的是,下幾期里,他將翻唱誰的作品,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初識趙雷,是在2014年的《中國好歌曲》上,一曲《畫》,不僅令劉歡驚呼“歌詞寫得太棒了”,更是讓電視機前的我驚為天人。
當晚我便去各大音樂網站上搜趙雷的歌聽,才知道原來他已發過片,被喜歡他的人稱為“雷子”。
于是又去淘寶上買了《趙小雷》這張CD,心想這也算是用實際行動支持這個令我一聽傾心的歌手。
《趙小雷》整張專輯都深得我意,《南方姑娘》《人家》《趙小雷》……沒有民謠里一貫的悲春傷秋,期期艾艾,倒是多了幾分輕松與戲謔。
然而還是最愛《畫》,至今仍是我手機歌單里播放次數最多的一首。這歌乍聽之下也是輕松愉悅的,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趙雷就如神筆馬良——畫里有心愛的姑娘,有安詳的母親,有綠嶺和青坡,有可以擦去裂痕的橡皮,有鳥兒歡唱,星空不滅,可最后五句陡然一變:
我沒有擦去爭吵的橡皮
只有一支畫著孤獨的筆
那夜空的月也不再亮
只有個憂郁的孩子在唱
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
原來一切不過是寂寞夜空下一個憂郁孩子的喃喃幻想罷了,沒有那寧靜祥和的家園,更沒有一方避世的烏托邦。茫然四顧里,唯有自己在孤單地唱和著。
特別不喜歡劉歡幫他改編的那個版本,整一個小清新,令歌里那種深入骨髓的清冷氣質蕩然無存,結尾處“畫上一個月亮”的三聲回響,更是嚴重破壞了原作干凈利落的收尾。
一直很喜歡《白夜行》的結尾,寫的是雪穗面無表情地沿著扶梯上樓,“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而趙雷原版的處理,給予了我相同的感受。
02
▲
洪濤會邀請趙雷上《歌手》,我猜是上一季邀請老狼獲得成功后得到的啟發。
老狼登上“歌手”舞臺,讓很多之前根本沒聽過他的歌的小青年也成了他的粉絲,更有大V肉麻地說,“這樣一把嗓音問我要銀行卡密碼我也會給啊!”
那時我心里按捺不住地得瑟,也有時光留不住的傷懷——你們現在才知道老狼唱歌好聽是不是太晚了點啊?姐可是聽著這個聲音度過了二十幾年,但姐和老狼,都回不到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了。
第一次聽老狼,是初中。一位高年級男生塞給我一盒叫《校園民謠》的卡帶,說是非常好聽。
回家一聽,便無法自拔。毫不夸張地說,《校園民謠》為那時的我構筑了整個大學生活的樣貌——漂亮的女生,白發的先生,還有如高曉松、老狼、郁冬、沈慶等等這樣一大幫有才華的男生,他們會在月光傾城的夜晚,抱著吉他為心愛的女生唱歌……
也因此,我堅信只有外省的大學才叫大學——不離開家鄉,不離開父母,叫什么上大學?
我最心儀的高校是廈大,我的高中數學老師是一位儒雅的白發先生,正是畢業于廈大。他說,廈大的女生宿舍建在半山坡上,推開窗子,便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相信,當這些與《校園民謠》里的那些歌曲重合時,我的眼睛里一定閃耀著異樣的光芒。
但后來,陰差陽錯地與廈大擦肩而過,留在了本省的一座大學里。
這種落差,令我四年都無法釋懷。記得吃完畢業散伙飯那個傍晚,我和最好的一個閨蜜最后一次在校園里徜徉,看著一棟棟學生宿舍外花花綠綠的衣裳在風中飄,久久無法相信自己的大學生涯就這樣倉促結束了。
多年后,我去了一直不敢去的廈大,看到一棟棟學生宿舍外花花綠綠的衣裳在風中飄,淚流滿面。
03
▲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那一天,2016年3月10日。
湖南衛視的演播大廳里,老狼作為補位歌手首次亮相,五百位大眾評審在現場參與節目錄制,而我和其他記者則圍坐在廣電大樓里的一個大電視旁觀看同步直播。
許久沒有看到過老狼,他一出場,我便怔了怔,他竟已老成這樣,雖然還是當年那個發型,可是已有白發縷縷。而昔日清瘦的少年,早已發福。
可想想自己都已步入中年,他又怎能不老。
首次競演,老狼居然沒有選擇自己的歌來唱,而是唱了樸樹的《旅途》。客觀講,并不驚艷。熟悉他的人,更希望他能帶領自己重溫一把青春歲月里的感動;不熟悉他的人,也不能從這首歌里找到太多共鳴和驚喜。
排名不高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于我而言,他唱什么都好,只要他唱high了就好。
錄制結束后,老狼和黃致列、張信哲來到記者區接受采訪。其他女記者都是圍著黃致列和阿哲尖叫,我的目光始終落在老狼身上。
他不帥,年輕時就不帥,老了更是跟這個字不沾邊,甚至有一點點邋遢。有記者毫不留情地問,“你在服裝選擇上怎么不再隆重些?”老狼低頭看看自己的黑色T恤和黑色風衣,淡淡地回答:“我覺得挺好的呀!”
我拿著《戀戀風塵》的CD讓老狼簽名,他笑了笑,邊簽邊說你還有這個。
我邀他合影,他笑著站好。拍了一張后,我發現沒有拍好,要求再拍一張,而他的助手已在催促他離開。他還是停了下來,認真站好,叮囑幫我們拍照的人多拍幾張。
想象里,當某一天面對老狼,或許會激動到不能自已,然而并沒有,很平靜,就像見到一個久違的老友,相顧無言,亦無淚千行。
這次見面更像是一個告別儀式,與青春告別,與單純告別,與每一秒都血在燒的日子告別……
04
▲
說來搞笑,導致我離婚的理由,竟是老狼。
在去長沙前兩天,我跟那時還是我先生的X報備:我要去看《我是歌手》的錄制,順便看看偶像老狼。沒想到,X強烈反對,問我能不能不去?我實在不能理解,怎么就不能去呢?
我反復給他解釋說,不僅僅因為老狼是陪伴了我整個青春的歌手,而且這也是我的工作。即使這次不去,難道以后也都不能出差了嗎?
但再怎么解釋都沒用,X留給我一句話:你要去,咱們就離婚!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真切地明白,去不去長沙,看不看老狼僅僅是壓死我們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從來都是兩條路上的人,他不能理解我,我也理解不了他。他希望我婚后就乖乖呆在家里,放棄朋友和愛好,放棄業余生活,放棄自己曾喜歡過的一切,甚至放棄夢想。
我只想問:憑什么?
從長沙回來后,我和X迅速辦理了手續。
結束的理由和過程怎么看都像一個笑話而且極不負責,但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去長沙看老狼。如果這也算是對婚姻的一種背叛的話,那這種背叛,來得越早越好。而這樣的婚姻,也結束得越快越好。
05
▲
很多人認為趙雷唱功不行,《成都》的詞曲創作也并不新鮮,能一曲成名,反映出的是當下中國樂壇的匱乏。
對于音樂專業知識,我一竅不通。我只知道,假如讓我選三位最喜愛的歌手,是老狼、陳昇、鄭鈞。單論唱功,沒一個能稱得上卓著。但在我看來,一首歌、一幅畫、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其傳達給我的感覺,在有感覺的基礎上,技巧才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否則單純的炫技,再高超,也不過是一位高級匠人而已,走了腎,卻走不了心。
最早聽到的《成都》,可能只是趙雷某次即興演出的DEMO,不完整,唱到“坐在小酒館的門口”便戛然而止。饒是如此,我還是很喜歡,一遍遍單曲循環。
趙雷最吸引我的,是他寫的詞,“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說不上具體理由,只覺得迷人莫名。
去年10月24日,《成都》正式版首發,便引起了一陣小規模刷屏。那時我就想,總有一天,趙雷也會火的吧。
很多喜歡民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矛盾心理,既希望自己喜歡的歌手能大紅大紫,又擔心真的大紅大紫以后,會影響那個歌手的純粹性。
有樂評人說,中國民謠都透露著一股子“寒酸”,而何大河的《豬老三》終于摒棄了這股子“寒酸”。
其實,我覺得趙雷的民謠也不“寒酸”,而“寒酸”更不應該成為民謠歌手的標配,都什么年代了,還要活得苦巴巴的才能憋出好作品?
趙雷說,他有足夠的錢去買好車,但他依然享受和朋友們騎摩托上路,依然喜歡幾個人湊湊身上的錢,住個幾十百把的小旅店。
高曉松曾說過,他是那種隨時跟著潮流改變的人,而老狼是一個不會被時代改變的人。所以不管他是弄潮也好,劈波斬浪也好,每當回頭看到老狼時,會知道,這個地方是出發的地方,這個地方是還要回去的地方。
然而,正如《乘風破浪》里,人們總希望“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但事實是“這個世界是一定會變的”。不管紅與不紅,人也總是會變的,至于會變成竇唯那樣的“仙人”,又或者變成汪峰那樣的“俗人”,哪一種更好或更不好,遠輪不到吃瓜群眾們來評判。
至少,現在的老狼還是我所熟悉的那個老狼,趙雷也還是那個熟悉的趙雷,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