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久到可以忘記一切,又可以記清一切……
小二是家里的特殊存在吧,四姐弟,就她一個算是早產兒,就她一個在不同的醫院出生,就她一個吃了媽媽兩個月的奶水就被“拋棄”的小孩,就她一個被老實巴拉的爸爸狠狠的抽打過……可能,以后也就她一個一直被擔心了吧。
長大了才聽媽媽說,原來小二的童年是這樣的難忘。
媽媽那一代人,抓超生超育抓得超級嚴,即使隊里有個當隊長的公公,依舊為了傳承這一“美德”,在“拼死拼活”的逃著,躲避著,被追趕者……這段日子挺難熬的吧,要不然一個當媽的也不會忍心拋下剛出生兩個月的女兒,只身一人去了遠方。兩個月的小孩,吃了兩個月的奶水,媽媽就因為“走難”,不得不拋下她,然后她就順理成章地成了這個家地“寄托兒”。
在剛認識這個世界的兩年里,她一直被寄養在外婆家,奶奶每個月會為她送來“奶粉錢”,可能也是為了見一見這個被寄托地孫女吧,每個月送錢來外婆家的這條路,成了奶奶那時最幸福、最開心的期待(長大后的小二時常聽奶奶的嘮叨)。
兩年后,小二長成了媽媽的模樣,奶奶的壓力也沒有了從前大,于是就把小二接回了家里養。年輕時候的奶奶,真的很能干呀,每天帶著姐姐和小二一起去田里干活,種菜、種番薯、種花生、種黃豆……這些也算是小二零碎童年里的一抹快樂時光了。她跟姐姐在田里地打鬧聲,奶奶地吆喝聲,仿佛歷歷在目。
就這樣,小二三歲了,逃難去了遠方的媽媽也回到了家鄉。還在童年的小二真是不讓人操心,見到媽媽地第一眼,竟然脫口而出叫了一聲“阿姨!”。這一聲阿姨真的是夠酸爽呀,狠狠的刺了一把媽媽的小心肝,就在那一刻,媽媽哭了。或許那時的小二看著媽媽熟悉,但是又不清楚媽媽到底是一個什么概念,脫口而出的一聲“阿姨”,僅僅是童年無忌的一種表達吧,就像小二現在的小侄子,對著米飯都可以打趣地叫著爸爸。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小二7歲那年,在這一年里,小二的人情債估計是處于欠費狀態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吧,原來這樣就成了她和爸爸一生的回憶。
7歲的孩子心智正開始發育,也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同屆里,印象中的小二就是一個小不點,矮還瘦。記得每年做兒童疫苗接種時,她都是醫生口中不夠高不夠重的那個孩子,嚇得同行的奶奶老擔心她養不大。(然而,現在的小二已經變成又矮又肉的小胖妞了,偷笑ing……)
可能是心智的萌發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真的很容易受傷,也很容易受周邊環境和人的影響,一不小心就成了缺乏安全感的那一個。印象中,7歲的小二是個不喜歡上學的小孩,她……很“特別”!
可能是從小除了外婆帶的那兩年,就是奶奶帶大的原因外,她特別喜歡黏著奶奶。每天早晨起來,奶奶不陪著她上幼兒園,她就不去了。日復一日,奶奶每天都坐在她座位的隔壁,陪著她第一次學習語文,陪著她第一次學習數學,陪著她第一次認識幼兒園的小朋友……就這樣,她在幼兒園的所有第一次,都有奶奶的參與。或許是奶奶從小的溺愛太溫暖,或許那時的小二特別需要安全感,以至于她離不開奶奶的視線!
就這樣一個月的陪讀生涯過后,爸爸終于還是爆發了,他命令式的“吆喝”奶奶,并擺出一副嚴父的樣子,堅決不允許奶奶再這樣無條件的“溺愛”小二,他明確的要求小二只能在姐姐的帶領下回去幼兒園。(那時鄉下的幼兒園和小學都是一體的,姐姐上小學的時候,小二剛上幼兒園)小二雖然很不情愿,但也只能乖乖地跟在姐姐的身后上學去了。
剛開始,小二還是有點期盼獨自一人的幼兒園生活;慢慢地就開始各種借口不情愿,只要爸爸不給零用錢,就花式哭鬧著不去幼兒園(那時地零用錢是均價5毛錢)。記得有一次,爸爸在小二該上幼兒園地時間內出去了,沒有給她零用錢,她苦瓜一般的嘴臉跟著姐姐,一路怨聲載氣,終于,她忍不住內心的悶氣,原地爆炸般的吆喝她姐姐,命令姐姐帶自己回家,高冷般的姐姐面無表情地一動不動,于是小二蹲下,隨手一抓地上的沙子,一手撒向她姐姐的臉,然后頭也不回,帶著哭腔,氣沖沖地跑向回家的路……無奈的姐姐還是放心不下,小跑跟上,發現小二很“憋屈”地坐在家旁的榕樹下哭個稀里嘩啦,旁邊坐著鄰居那位和藹的老奶奶,拼命地在安慰小二,手里連忙從衣兜里掏出5毛錢,奇跡般地看到了小二懵懵懂懂的表情,然后才肯跟著姐姐一起上學去……是呀,那時的小二可能差的就是5毛錢的零花錢,才能讓她安心地上學去吧!?
一個月后,小二就這樣在哭鬧,自我掙扎的內心世界中跟著姐姐一起回的學校。爸爸媽媽,奶奶嬸嬸都細心地問過小二不想上學地原因,她唯一地答案就是“要奶奶陪在身邊!”。小二這是讀懂了離別地傷痛嗎,還是太過缺乏安全感,還是……其實只有小二自己才知道。直到有一天,爸爸再也忍受不了小二地“無理取鬧”,拿著又粗又新鮮的竹棒,單手拖著小二,從村頭打到村尾,回到家后的爸爸還用繩子拴住了小二的手,扔進了“小黑房”反省自我,之后的一年里,小二也如愿地再也沒有去過幼兒園了。在小二的童年“戰績”里,就這么一件“大事”,讓她在村里嘗試了“一夜爆紅”的滋味,她就是傳說中“一打成名”的“女戰士”,這也成了她和她爸爸后來,甚至這輩子的回憶!
其實到后來,小二也一直沒有說出她不想去幼兒園的真正原因。或許那個時候比較懦弱吧,不,應該更多的是害怕!她害怕被人污蔑她褻瀆那叫做“圣神不可侵犯”的教師職位,害怕連自己的親人也不相信自己,所以幼小的小二選擇了沉默。可能真的忘不了她班主任那張披著羊皮的嘴臉,可能真的被她那位被稱作“圣母”般的老師嚇到了,她不敢跟家里的人說,也不敢跟其他人說,她唯有用討厭上學來發泄她的情緒……直到后來她長大了,偷偷跟奶奶說,其實當年是受到了老師的“區別對待”才會那么討厭上學的,不出所料,奶奶說她那是在為自己的童年污點找借口!小二有時候在想,可能當時就該大膽的說出來,底氣要足,說話要硬,這樣才能有人相信,可是那時的自己奈何太小。
時間真的很奇妙,它可以讓我們留住一些念想,也可以讓我們忘卻一些回憶!從零散的記憶片段中還能看到以前的模樣,是何其幸福啊!即使時間久到模糊了眼前人的模樣,我希望我還是原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