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又重新開始更《超級個體》,這是個比較抽象、需要很多思考,但非常有價值的系列。
今天重新學習了第一個專題的內容,整理完畢又興奮又焦慮。興奮的是未來的方向漸漸清晰,并且一直以來自己以為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努力居然是有章可循的,果然直覺這種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譜的;焦慮的是,自己實踐的積累還是太少太不成體系,需要提高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在漫長的未來里,我要靜下心來一點一點進步。期望在看這個系列筆記的你,能夠和我一起,努力沉下來做一些思考。
祝你早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
1. 你的身價,會被什么決定?
現象:2種職業價值坐標體系長時間并存
- 傳統職業體系(陸地體系):行業 X 企業 X 職業
- 個人時代體系(海洋體系):**圈子 X 能力 X 特色 **
在傳統職業價值體系下,相較于平臺大小,求職者應當更加關注平臺增長速度
策略:3個個人增值的策略
持續放大自己的影響力:走出去發展圈子,尤其是同行和同好的圈子
e.g.每個月至少有3次跟自己弱關系圈的人見面-
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
e.g. 進入一個圈子的時候,問自己以下3個問題,然后持續地做這三者的交集- 有什么事,是我在這個圈子里比較有能力優勢的?
- 有什么事,是我在這個圈子里對大家最有價值的?
- 有什么事,是我真正感興趣的事兒?
持續宣揚自己討人喜歡的特色
相關閱讀
施恩:《職業錨》
我的思考
- 在職業選擇時,要綜合考慮行業、企業以及職位
- 相較大小,更要考慮平臺的成長性
- 要持續發展自己的圈子,尤其是相同行業以及有共同愛好的
- 發掘自己討人喜歡的特色:進入圈子 - 觀察需求 - 培養自己的相對優勢以滿足需求 - 形成特色
2. 未來哪些能力會越來越增值?
6種能力非常稀缺且重要:
1. 在有功能的情況下,還有設計感:創造一種新的解決方式,讓事情得以推進
e.g. 蘋果設計出一種手指代替鍵盤的互動方式,解決了人機互動的問題。
2. 在會講邏輯的情況下,還有共情能力: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甚至比別人思考得更深入
3. 在有論點的情況下,還會講故事
4. 在有專業積淀的情況下,還會整合、跨界
e.g. 吳伯凡從生態學的角度講商業、管理;查理·芒格用100個不同領域的不同模型去解釋同一件事。
5. 在能正經的情況下,還有娛樂感:讓人(包括自己和別人)覺得好玩的能力
6. 在會賺錢的情況下,還有意義感:從事情中找到意義和使命的能力,即自我驅動和領導他人的能力
未來世界變化太多,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在開始做事時就明確知道結果;但如果不全力以赴地做,就一點勝出的可能性都沒有,這個時候該怎么辦——賦予事情本身一個意義:如果過程本身是充滿意義的,人可能就不會太過關注結果,而這種狀態又恰恰是最有可能讓人取得成功的。
在未來,一個具備高理性能力的同時,還會講故事、能跨界、理解人心、有品位、既好玩,又活得有點追求的人,將是一個極其強大的人;在未來的職場,高感性能力匯聚的職業(旅行體驗師、設計師、產品經理、導演等)也會相應增值。
在每一個時代,能用自己的能力跟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合作的人,都是那個時代的贏家。而在這個時代,真正的贏家就是一個能用高感性能力跟高科技合作的人。
相關閱讀
丹尼爾·平克:《全新思維》
我的思考
- 理性能力:功能、邏輯、論點、專業、正經、會賺錢。目前稍微有些基礎的是邏輯、論點和正經。功能和專業是產品人需要提高的核心技能,可以暫且放一放。會賺錢應該是所有能力合力的結果,也暫時不用擔心。所以目前要做的是繼續提高已有的理性技能,然后著重提升自己的感性能力。
- 感性能力:設計感、共情能力、講故事、整合、娛樂感、意義感。目前正在努力提高的是共情能力、講故事和意義感,這些也媒體人的核心技能,需要繼續提高。非常感興趣的是設計感和好玩,但目前并不知如何下手。整合是運營人的核心能力,目前暫時不用擔心。
3. 未來職業世界,只有三種人
今天的社會和原始社會的不同,本質上來說是物質排列方式的不同。(e.g. 一本書寫得好不好,本質的區別,是這些字母的排列方式。)
這個更好的排列方式,其實就是信息。人類社會的進步,本質上是一個信息增量的過程。
一個人最習慣的處理信息的方式,也就決定了他的職業路徑和職業類型。
-
媒體人
- 當一段信息傳播過來,他們下意識地往外傳播。
- 核心能力:擴散信息的能力(如何更快、更廣、更好等)
- 典型職業:銷售、公關、市場、新媒體、講師等
-
產品人
- 當一段信息傳播過來,他們下意識地尋求更深更多的信息。
- 核心能力:生產信息的能力
- 典型職業:程序員、產品經理、研發制造、手藝人等
-
運營人
- 當一段信息傳播過來,他們下意識地鏈接、協調媒體人和產品人。
- 核心能力:鏈接能力
- 典型職業:行政、互聯網運營、各級管理者、投資人等
當然,也有一些把三者都發揮到極致的大神。一個好的組織,也應該是這3種人的合體。
知道自己是哪種人,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幫助?
- 越明確自己是哪種人,就越能不做無畏的比較,越能聚焦自己的方向。
- 產品人:提高自己的生產、整合信息的能力
- 媒體人:提高自己影響、傳播信息的能力
- 運營人:提高自己判斷、鏈接信息的能力
- 幫助識別自己領域更多的高手、樹立學習的標桿
可能職業不同、專業不同、行業不同,但處于“同一賽道”
相關閱讀
塞薩爾:《增長的本質》
我的思考
- 目前看來我是一個媒體人,我需要不斷提高的是自己擴散信息的能力。
- 目前正在做的諸如,練習寫作(書面表達)、學習語言和練習發音(口頭表達)、學習美妝、心理學等,從這個角度來看都是在提升自己的溝通、影響力。
- 未來一方面要在這些領域不斷加深學習,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并學習與“擴散信息”相關的其他能力。
- 在職業選擇上也要著重考慮那些本質是傳播信息的。
- 學會發掘優秀的媒體人前輩并向他們學習;學會發掘優秀的產品人和運營人并爭取和他們合作。
問答:什么是真正的特色和跨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特色是價值的消費升級,價值基于需求。觀察圈子的需求,發展自己的相對優勢,最后才是特色。什么是真正的跨界?
跨界是指待著一個領域的能力遷移到另一個領域去,并產生競爭優勢。但前提依然是,你原來的能力是新圈子里的需求。
你可以斜杠很多領域,但主業依然要硬。
- 混圈子都要從回去修煉能力開始嗎?
不是。有多少能力,就先進入什么圈子;在圈子里提升了能力,再考慮升級圈子。
多和同儕接觸,不要總想著在家憋大招——這個心態本身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現。
知識眾籌:來自50多個行業一線的職業趨勢報告
對《未來職業世界,只有三種人》的深度解讀
每個人都應該是三種能力都有的人,且有一個比較強的方向。你沒有必要每個都強,但是需要能夠識別什么是好的——這樣你就可以和最專業的人合作。四大職業趨勢
- 外包的產生與內部抗衡
- 持續差異化內容導致馬太效應
- 中間商、信息差、價格差的業務很難行得通
- 能夠被規范化、技術化的手工業、基礎體力和腦力工作在消亡;使用人的獨特能力的職位正在崛起。(具體行業分析參照原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