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是每個喜歡寫文字并從事文字輸出行業的人最關注的命題吧。本人雖不是什么大神大家,也談談自己的一些親歷感受。
在簡書上寫文章一年有余,收獲更多的不是什么月入多少,也不是一夜成名。我想更多的是找了個抒發的出口,讓自己在工作生活之余聊以慰藉,結交一些同樣愛好寫文字的朋友吧。
于是自己入簡書一年多寫了84篇文章,沒有什么風格可言,文體、專題都不限,純屬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感悟和想法;和很多簡友一樣都是自嗨文居多。
所以我除了注冊會員為了方便發文以外,沒有升級買鉆,沒有去刻意點贊和評論,就是自己默默地寫文,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每一篇文章談不上多出色有新意,卻都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真實內容,也認真去思考過架構和層次,至少不是無章法和道聽途說的拼湊文。在這一點上,我對自己的輸出還是問心無愧的。
可是,寫多了,想繼續寫下去并有所盈利或者說能夠收獲經濟利益就必須好好思考今后的寫作方向和文章內容了。
1
需求型——實用主義的干貨文最受歡迎,很多爆文都是此類。
無可厚非,在新媒體遍地開花,人人都可以寫作的這個分享時代,那些實用主義的干貨文章通常點擊率都是超高的。且不論文章的內容和質量如何,光看標題就能吸引一大波人去點開閱讀。諸如“教你寫作月入三萬”、“我是如何從小白變成月入xxx萬的創業大咖”、“不是你不夠努力,因為你沒有做對這幾點”等等。這樣教人理財賺錢甚至領人進入新領域的創業文在簡書或是其他新媒體平臺都是點擊率過萬的,實在是太多人想要一夜成功了。很正常,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總是最早獲得認可并賺取利益;而寫此類文章的作者至少也是觸覺敏銳并抓住時機的。
不過也有太多的標題黨,文章點進去寥寥數語,內容空泛,文不對題,沒有太多實用意義。
因此,我真心認為倘若你不是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或是經驗豐富的從業者,千萬不要輕易碰“干貨文”。此類文章要求的專業性較高,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才能寫出給別人指導性建議的好文章,能落地又實操。否則就是誤人子弟,故弄玄虛之勢,必然令閱讀者看罷對你的其他文章一并失去信義,長久來看實在得不償失。
2
熱點型——抓住當下熱點話題蹭熱度的“眼球文”。
總所周知,蹭熱度往往就是催生“爆款”的最佳利器。往往某個社會熱點,某個事件,某個明星出了某件大事,各類媒體的頭條一定是此類文章。如果你的觸覺夠靈敏,觀點夠獨特,文筆夠扎實,專門抓熱點寫文章,相信每篇的閱讀量一定妥妥的上W+以上。記得去年的吳秀波丑聞,我趕在事件發酵期寫了一篇《老渣男是毒藥,要不別碰,要不死》,就一個小時收獲幾百+的閱讀量,雖然和其他大咖沒法相比,可是這個閱讀量已經是自己所有文章閱讀增量最快最大的一篇了。沒辦法,這就是時效經濟效應,寫文章也需要有一顆經濟的頭腦。此外,當下的新型肺炎疫情也是一個社會關注點,如果在這個主題上深挖,寫出與眾不同的觀察點和思考點,一定也會是爆款文。
還在每天發愁沒有素材可寫的簡友可以嘗試關注熱點,這個范疇很廣很大,可以一直寫。對于專業性要求相對較低,只要觀點正向不違反相關主流和法律法規,是自己的原創都可以很容易登上熱搜。
不過選擇寫“眼球文”要求是輸入性真的很大,必須保持每天的大量閱讀,涉閱面也比較廣,這樣才能穩穩抓住熱點的新聞時效性,不至于后知后覺。當然,如果時間能力有限也可以細分關注某一領域的熱點,先抓一點,比如自己擅長的教育、經濟、娛樂或是其他。
3
雞湯型——各類溫暖人心的勵志類雜文。
雞湯文是轉發分享率較高的一類文章,因為文體不限,內容寬泛,都是直抒胸臆的雜文,只要其中一個觀點戳中某一個靈魂就能隨手轉發。比如“堅持一件事有多難,我就有多不想放棄”、“好的人生是熬出來的”等等這樣的標題一看就是雞湯文。
這樣的文章多半以散文和情感文形式出現,對于處在不同階段困惑仿徨的人們具有心靈撫慰和治愈的效用,加之此類文章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識儲備,所以受眾群體較廣,點擊閱讀者還是非常多的。幾年前的咪蒙爆火就說明了人類需要精神食糧,然而毒雞湯也會讓人迷失方向,咪蒙被封號就是走到了另一個規則之外的結局。
可是,對于新手小白,寫雞湯文還是相對比較容易切入的領域,畢竟人生在世活了幾十年的都能順口就出幾句所謂的“人生哲理”或“金句”,都是閱歷自帶的,如同寫自己話別人,不算太難。
這樣的文章接近自嗨,可是能夠深挖,觀點獨辟,也能收獲非常多讀者,引發齊鳴。
4
專業領域小百科文或是長篇。
這一類文章相對難度系數較大了,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或是專業理論恐怕拿不下的。比如攝影師對于照片的評論文,專業影評劇評,詩歌鑒賞或是文學鑒賞等等文章都是十年磨一劍的錘煉。再有長篇小說,也是一個文字從業者的最高目標追求。這樣的文章雖說打磨需要時日,可一旦成篇基本都是擁有忠實粉絲的,對于寫作變現來說也更為實際。
侃侃而談至此,對于自己的定位還是無法明晰。
對于寫文,自己既是喜歡,也想變現,沒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可是對于讀者想看的文一時半會琢磨到了也因為能力有限無法“下筆如有神”,只能著自己擅長的練習再練習。
因為深知:只有堅持下去才知是否能寫會寫,寫出散發金子光芒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