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與脾的關系表現在氣和津液方面,主要體現為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過程中兩臟之間的協同關系。在氣的生成方面,主要依賴于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之清氣;脾主運化,化生水谷之精,清氣和谷氣是生成宗氣的主要物質。
肺的功能活動需脾運化的水谷精微做為物質基礎,脾運化的水谷精微靠肺氣的宣降敷布全身。只有在肺脾兩臟的協同作用下,才能保證氣的正常生成與敷布。在水液代謝方面,肺脾兩臟的協調是保證津液正常生成、輸布和排泄的重要環節。脾主要參與水液的生成和輸布;
肺主通調水道,使水液正常地敷布與排泄。肺的通調水道,有助于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從而防止內濕的產生;同時,脾轉輸津液于肺,不僅是肺通調水道的前提,也為肺的生理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營養,兩臟在水液代謝方面相互為用,密切配合。
在病理情況下肺脾兩臟常相互影響,主要在于氣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謝失常兩個方面。如脾氣虛弱,生氣不足,常導致肺氣虛;或肺病日久,肺氣虛弱,又常影響脾的運化,最終表現為肺脾氣虛之證,出現食少、腹脹、便溏、體倦乏力、咳嗽氣喘、少氣懶言等癥。
又如脾氣虛弱,水濕內停,聚而為痰為飲,則可影響肺的宣發肅降;肺氣虛弱,宣降失常,水道不能通調,水濕內聚困脾,又可影響脾的運化,最終表現為肺脾氣虛之證,出現食少、倦怠、腹脹便溏、氣短、咳嗽痰多,甚則水腫等癥。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