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對大學里哪個同學印象最深刻,可能就是CC了吧。
大學第一天軍訓,練完踏步大家都坐在樹蔭底下休息,有個男生豁地一下站了出來,大家用手遮著太陽,逆光看著他,圓圓的臉,皮膚白白的,剃了個板寸,說實話一點都不帥啊。
他先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后說了一堆想和大家成為好朋友的甜言蜜語,這個時候大家的反應還是一臉懵逼,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想做什么。。。
他也不尬,繼續拿出十二萬分的熱情為大家演唱了一首《簡單愛》。
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 愛能不能夠永遠單純沒有悲哀 我想帶你騎單車 我想和你看棒球 想這樣沒擔憂 唱著歌 一直走
哦,原來是想撩妹啊。
我下意識環顧四周,是有幾個不錯的妹子,仰著頭聽他唱歌,眼神里露出了欣賞與喜歡。
看,在別的男生都羞于問同班女同學要QQ號的時候,他已經俘獲了大部分姑娘的好感,最起碼大家都知道學院里有這么一個男生,CC,歌唱得不賴,做人大方又熱情,很喜歡交朋友。
所以臉皮厚,讓CC很早就找到了女朋友,在其他方面也占盡了先機。
班干部,有他;
學生會,有他;
社團組織,有他;
入黨,還少不了他;
看,厚臉皮的人生,跟開了掛似的。
那臉皮薄的人呢?
好像只屬于小角落。
臉皮薄人通常都比較害羞,喜歡把問題憋在心里,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容易給人一種“不打開心扉”的感覺,盡管人家知道你性格如此,但是還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難以溝通的印象。
這樣的人說實話在社交過程中是吃虧的,因為別人沒辦法更全面地了解你,因此就少了很多機會。
而性格外向的人,第一次見面就跟失散多年的親人似的,巴不得把自己祖上八輩都介紹給你認識,自來熟,人來瘋,有他的地方,就有話題。
這種人不一定很博學、懂得很多,但就是有東西跟你聊,而很多轉機就是在這些有的沒的里產生的。
做銷售的朋友kiki跟我說,她每天都要和客戶說好多好多話,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菜場打折,不斷琢磨客戶的喜好,挑他喜歡的說,說個不停。
我說你撿重要的說,跟產品相關的說不就行了嗎?
她說你不懂,老說產品客戶也不喜歡聽啊!
一方面,說得多了,說不定哪個點就撞到他胸口窩上去了,加大成交幾率;
另一方面,說得多了,大家就跟朋友一樣啦,都朋友了,單子還能不給我嗎?
我說哦。然后看著kiki的手上的包越來越貴,越來越貴……
說到這里特別想說說王健林。
90年代初,王健林為了拿到一筆2000萬的貸款,堵了銀行行長兩個多月。
而每次行長都給王健林躲貓貓。
王健林站在走廊堵,行長見到他了,就從后門溜走;
有時候在走廊里堵到他了,他就說“好好你這樣,你下周二來吧、下周二來吧”
等王健林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
好氣啊!
走廊堵不到,王健林就去他家門口堵。
第一次,整整等了一個晚上,到半夜一點多,沒見到他回家。王健林想,晚上沒等到,那就早上去堵他。凌晨四五點到他家門口,等到十點多也沒見人下來。
(還用問嗎?人家在樓上看到你了!!!!自己不藏好!)
回憶起那段往事,王健林說:
“當時站在走廊里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我覺得太卑賤了嘛。前前后后跑了幾十次。”
盡管這家銀行最后沒有貸款給王健林,但就是因為這種羞辱,讓他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這個項目死掉,一定要拿出成績來給那個行長看看。
最終,王健林從其他銀行取得了貸款,才有了今天的萬達帝國。
臉皮薄可能堵個幾次就羞憤地放棄了,但是臉皮厚的人一次次為自己創造機會,這個村實在不行就換個村,真的天無絕(厚臉皮)人之路。
很多人喜歡談自尊,談面子,彎不下腰,抬不起頭,尷尬地站在階級的前后左右,卻忽略了,沒有身價的你,沒有地位的你,沒有一技之長的你,除了臉皮可以拿來開掛,還能有什么?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臉皮不是臉皮,是路障,你都不盡全力,又憑什么讓別人來尊重你?
厚臉皮小貼士:
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說,害羞是因為我們過度關注自己。把注意力適當轉移在身邊美好事物上,會讓你更從容和堅定。正如你要走向一棵樹,看著樹就好,樹邊的花花草草,真的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