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七巧一手叉腰,一手撐在門框上罵得唾沫星子亂濺的怨婦形象恐怕是大多數讀者讀完張愛玲小說《金鎖記》后最清晰的一幅畫面了。
? ? ? ? ? 當我們把不如意放在聲音里或者掛在表情中,是要干什么呢?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不快樂,不幸福?還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發泄你心中的憤懣?或者是想從別人那兒尋找安慰?在這個復雜不講理的社會,誰的生活中沒有茍且?你笑,世界就和你一起笑,你哭,就只有一個人哭。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親人,他們對你的不如意也許很好奇,甚至非常關心,但是,他們的安慰鼓勵頂多是隔靴搔癢。你相信白天會懂得黑夜嗎?能給我們力量的只能是我們自己。能拯救我們的也只能是我們自己。所以,像曹七巧那樣逢人便不停地抱怨,你到底想干什么呢?
? ? ? ? ? 抱怨,雖然讓人討厭,但還不至于讓人覺得可恨。讓人憎恨的是曹七巧每一句話中都暗藏著凌厲的刀片,能讓人一聽見她的聲音就有刺痛感。對外人,對丈夫,也就算了,就連兒女也不例外。女兒長安三十歲了才找男朋友,七巧眼看著女兒在愛的滋潤下每天都幸福地微笑著,缺愛又缺性的七巧簡直瘋狂了,她竟然對女兒罵,你是肚子里有了擱不住的東西是怎么著?火燒眉毛,等不及的要過門!…………我待要告訴那姓童的趁早別像我似的上了當!這還不算,還有更狠毒的。七巧約了女兒的未婚夫,輕描淡寫地告訴他,長安再抽兩筒就下來了。人性扭曲的七巧就這樣用剃須刀一樣的話割毀了女兒的婚姻。?
? ? ? ? ? 尖酸刻薄的聲音是世界上最難聽的聲音。可是,我們的周圍卻時時充斥著這樣的聲音。聽的多了,耳朵就學會了自動開啟屏蔽系統。面對那些兇神惡煞的表情,面對那些口輕舌薄的聲音,面對那些牢騷抱怨,面對那些惡言惡語,要學會把自己圈起來,讓自己處在一個外人根本無法介入的空間。何必呢?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錯綜復雜,不講理。
? ? ? ? ? ?張愛玲說,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那么,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到底是先有可憐的七巧,還是先有可恨的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