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花錢的人會越來越富還是越來越窮?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的一出生就離不開錢,從小父母給我灌輸的觀念就是家里很窮,沒錢,不夠花的,還得供養我跟妹妹上學呢,于是從小我就一直覺得家里很窮,于是我從小也舍不得花錢。初中的時候一個星期給我10元生活費,扣除2元坐汽車去學校,我竟然還能剩下3-4塊錢。因為那個時候初一去學校都會帶著煎餅,咸菜去學校,買菜只買3毛錢一份的。高中的時候我的生活費200一個月,我竟然一個月可以只花100元,攢100元,高中畢業我攢了3400元錢,那是我人生第一筆巨款。高中期間我竟然基本上從沒買過零食。

然后就是大學每個學期5個月生活費1600,為啥不是1500,因為那100是坐車回家的。從小到大腦子里就是我們沒錢,要節儉著花。一直到工作,也是省吃儉用。

這樣的好處就是我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來不亂花錢,能省則省,當時還混了一個綽號:馬扣扣。從工作之后我發現了,我這樣的金錢觀念是有缺陷的。一個對自己節儉的人,是不可能對別人大方的,這樣就造成了交際的狹隘。在年輕的時候,大家不知道如何真性情,物質的饋贈或者吃吃喝喝就是加深感情的辦法,然而一切是需要錢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我發現了,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是因為窮人的思維,我以前的思維就是窮人思維。雖然現在還沒完全根除,但是我在試圖不斷改變。

【錢】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只扣扣搜搜的攢錢而不花錢,那么社會上的商業就不會好,經濟就不會好,如果經濟不好,那么你的收入也就不會高。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段話來自《怪誕創富學》

但是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錢要消費出去,否則他就是紙,沒有任何價值。如果中國每人1塊錢不流動,那么市場了就少了14億流通資金。

那么錢怎么花,才算是花在刀刃上,才會越來越富呢?

1.錢要花在改善物質生活上:【手機】【正裝】【手表】【健康】【房子】【車子】【旅游】……只有改善了生活,才有繼續賺錢的欲望。

比如說你換了N個1000的手機不好用,不如直接7000一步蘋果手機,普通手機一年一換,不如買一部好用的手機。買車的時候不要買低于你收入很多的,而是要買一輛你3-5年都會一直喜歡的。(30%)。

曾經有個公司,員工賺了錢,就讓員工趕緊花了,買奢侈品。為啥?讓員工花了錢,沒錢了,就繼續賺了。以此綁架員工。員工是賺了一些錢,但是全部都花了,到現在沒有對象,沒有存款,沒有車子,沒有房子。

2.錢要分擔風險。比如給全家人配置保險,讓錢替你承擔風險。這個必不可少。(10%)

3.友情投資:用來維護友情,親情,愛情。花錢請自己的鐵哥們體驗一些新的,高檔次的東西。(10%)

4.學習投資:學習是一件穩賺不陪的事情,可能你覺得花在學習上這么多錢,沒什么效果。效果這東西就跟懷孕一樣,時間久了,才能看的出來。很多人被拉開了差距。(20%)

5.理財吧:有理財的感覺就是:你在休息,錢在賺錢。不要嫌棄理財收益少,一分一分的來,一毛一毛的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30%)

每一件事情上,我都打了一個比例。這個比例因人而異,那個比例也不是現在的我的。想知道我的?你猜我會不會告訴你?哈哈

40歲之前,財富自由。祝福你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