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無外乎你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人墨客亦或是平平淡淡為生活奔波的下苦人。
對于在簡書里看到大家富有故事的文采,每每讓我覺得自愧不如。
成長總是痛苦的。依稀記得那段時光,無論春秋還是夏冬,我們這樣一群每日為上學而徒步于幾十公里的留守兒童。我們來自于陜西的一個貧困縣,這里的孩子大多如我一般,每當月兒還靜悄悄的那刻,我們就拿著火把趕往學堂;爺爺奶奶已備好隔日上學去要帶的干娘——兩塊干巴巴的饅頭外加一毛錢,說來我們這群孩子還是聰明吧,每日我們總會不到晚上九點就睡,每早不到五點就起床,農村的孩子從來不刷牙,所以收拾起來總是用不了那么長時間。帶著前天準備好的火把趕往學校(火把的材料都是自備的,一般是秸稈或廢棄的車輪胎),在路上我們一群孩子會點上一堆火取暖順便將帶的饃饃烤熱,這也就算早點了,如果氣候好點,我們還可以打著火把照明前行的路,若運氣差點,比如下雨或大風的時候,也就只能摸黑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掉進了溝里,索性我們體質好,也不礙事,總是把那些當成笑話。
基本就那樣搖搖晃晃趕往目的地,出于貪玩,每次都遲到,老師也總是會用戒尺抽的雙手通紅,臉上也總是布滿手印,不過那個時候也把那當做了家常便飯,上課也總是害怕老師提問,因為我們平時忙于回家干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復習,所以總是用書擋住沒有底氣的臉龐,老師也是厲害每每會識破我們這些伎倆。
中午的時候,也不回家,一堆人,一個饃,一個墻角,同普一枚太陽,講一堆玩笑話,渴了就去標志性的教導處門前的水龍頭喝點涼水,這就是一直維持到小學畢業的生活。
初中高中挺好,家里條件好了,我去了縣城讀書,在寄宿學校讀書,一個周回一趟家,在哪里最起碼不用再打火把了,也就是在那種環境下造就了我日后的大學生活,此處一筆帶過,寫著寫著就有些矯情了吧。
我的成長要說,應該是大學吧。從小較同齡孩子比較早熟,也就練就了我做事穩重的表現。起初我的想法是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夢想著再也不用讀那么多書了,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那段非人的磨礪,也可是我比較差,所以我認為那段時光我整個人都不好。享受大學生活的我愈發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學霸,每日三點一線,吃飯,圖書館,上課,我始終覺得這樣的生活快讓我崩潰。
我要改變,我要爆發。于是我加入了院學生會,認識到了更多優秀的朋友和老師。在學生會工作中與主席產生了工作矛盾以至于最后動了手腳,我也把那段時間稱之為黑色幽暗,我知道自己的業余愛好可能就會結束吧,可能是我人緣好能吃苦吧,我的做法也得到了很多學生干部與老師的支持,使我渡過了與主席的風波,講實話,那樣的主席我是不看好的,粗話連篇。
我當了組織部部長,開啟了學生管理工作,我自認為自己做的很出色,也正是這樣的人脈造就了我的兼職,成為了我們學校移動公司校園代理,開始了忙碌的生活,那個時候我一邊上課,一邊跑銷售,一邊忙于學生會的工作,可謂不可開交,這也就是在大二的時候。我慶幸自己是那樣的充實。
那年我遇見了她。她170的身高,可謂窈窕淑女,我嘞,168,可謂大家所言的矮挫窮。我幸運的逆襲了,追到了那時的她,還是系花。
我與她一起開始了學習與兼職的生活,那年開始我們停止了給家里討學費與生活費的日子,靠著兩個人的努力支撐起了學校的開支。靠著她的支持,我們一起走過了很多無法想象的日子。
我不甘于生活,不甘于現狀,過著一天只吃一頓飯的日子,開啟了輝煌的學生生活。那年我提前做了我們分院的學生會主席,管理整個學院的學生工作與社團工作,更忙了,就那樣我還覺得我有時間,我們犧牲了約會逛街的時間,一起在學校開了店,創辦了建校以來唯一一個給學生提供打工的店鋪,受到了學校的好評獎勵。
慢慢的學會了規劃,我們開始注重每個生活細節,尤其是我們的學習,以致于我們在大三大四這兩年里,分別每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每每拿到那8000塊的時候,我們兩也總是欣喜于那過往的經歷。畢業那年,我買了輛車,回家停在家門口,送給我的父親,爸爸眼眶濕了,媽媽也如同一般,我承諾我的父母,以后你們再也不用替兒子操心了,25年前你們辛苦了,25年以后請你們把自己交給兒子。
畢業了,我們都有了好的歸屬,我在一家私企任人事經理,她在機場,我們依舊這樣幸福。
成長總是痛苦的,但也總是夾雜著幸福與快樂。愿我們一起努力,努力就是克服不舒服的感覺,奮斗就是持續克服不舒服的感覺,成功就是有了克服不舒服感覺的能力,加油吧青年。
這就是我的過往,沒有華麗的詞藻亦沒有過人的文韜武略。
一段故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