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燁子
今天,在藥答人網站有人提出如下職業規劃問題:
每年都有大批的應屆畢業生,或者從業不久的小白,對于未來有著無限的渴望,卻苦于找不到方向,能否有人從不同角度幫忙分析一下,生產,銷售,再加上研發,三個不同職業方向的優劣,各自適合什么類型同學?
碰巧,該網站創始人之一和我有過交集,知道我在醫藥行業有十余年的從業經歷,同時又是一名生涯規劃師,覺得我是回答該問題的合適人選,所以,邀請我進行回答。
盛情難卻,就該問題,我斗膽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1
第一,從行業、企業、職業本身角度。醫藥企業生產、研發、銷售三個職位通常的晉升路徑如下:
生產方向:技術路線:工藝員——工程師——中、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
管理路線:工藝員——車間主管——車間主任——生產部門負責人 ——總監、副總——廠長(運營總經理)
研發方向:技術路線: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中、高級工程師。大型的藥企或許還會有科學家、首席科學家一說。
管理路線:研發專員——研發主管——項目總監——研發中心負責人(比如什么藥物研究院院長、所長)——自主創業
銷售方向:醫藥代表——部門主管——部門經理——部門總監、副總——總經理——自主創業
以上所用為一般常用的職位名稱,不同企業會略有不同,比如同是部門經理,有的公司叫部長、有的叫經理,膏藥國好像叫課長,國企有很多叫科長。還有一種就是同一職務不同名稱,比如銷售代表、學術推廣專員、醫藥信息溝通專員、醫藥代表等等,雖然名稱不同,本質上都是銷售職務,職能大致相當。凡此種種,大家明白就好,應聘的時候不要光看職位名稱,更要看職責。
三種崗位是有相應不同要求的。
首先說說銷售崗,如果大家留心,會發現一個企業的CEO絕大部分都是從銷售崗出身的(曾有調查數據說95%的CEO都是銷售、財務出身),大部分老板也是從銷售開始干起的。這不僅是醫藥行業,其實每個行業都如此,原因我就不多說了,留給你們以后慢慢領悟。所以,如果有創業計劃,那么,銷售是不二之選。
但是,我想說的是,要想把銷售做好,最后自己能成功創業,你首先得評估下自己是否能搞得定銷售這個職業。每個月的業績指標、7×24小時隨時在線狀態(銷售幾乎沒有上班下班一說,基本以任務是否完成為標準)、同形形色色客戶保持良好關系的能力等等,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那就不妨一試。
然后說說研發崗,坦率地說,這么多年,我們國內的研發實在乏善可陳,所謂的研發,90%以上是仿制藥,更有甚者,所謂的研發竟然是研究如何用蘋果皮代替板藍根,生產板藍根顆粒。幸運的是,最近幾年,形勢已大有好轉,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新藥研發。藥品注冊、審評新政頻出,而且動真格,不僅雷聲大,雨點也大,去年藥企大面積撤回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申報產品就可見一斑。
一些大中型企業在新藥研發投入上興致越來越高,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從外部環境看,研發人的春天似乎真的來了。但是,能否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還得看你自身的條件。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的藥學專業本科畢業,如果去到一個比較大的CRO機構或者大中型藥企,在如今滿大街碩士、博士、海歸的時代,你估計永遠都只有提別人拎包的份,難有出頭之日。那個所謂的某研究院院長、所長或者科學家什么的不可能是你的菜,除非你老爸很有錢,給你一筆創業資金,你拿來搞個藥物研究所,那么,自封什么頭銜都是可以的,沒有人會攔你。
最后,說說生產這個職位,從職位要求來說,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都符合基本從業條件,上面說了走技術線和管理線兩種晉升路徑。對一個本科生來說,如果你更喜歡技術,那么最后成為一個總工程師是有很大可能的。如果喜歡管理,若干年后晉升為一廠之主,負責全廠的運營管理也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但要上升至總經理,全面負責一個企業,說實在的,概率比較小,因為你不懂銷售。老板一般不太放心把企業交個一個不懂銷售的管理者來打理。
有必要一提的是,三個職位對專業本身要求從高到低依次為研發、生產、銷售。如果做銷售,其實學不學藥學專業其實并無太大關系,你專業學的再好,也未必能比一個高中生或初中生的業績做的好,不要不服氣,不服氣你就去市場練練。
2
第二,從自身的角度考慮。職業規劃,不能光考慮外部,也得審查自身。同一個職位,對別人可能是機會,對你則可能是陷阱。
我們不妨從自身的個性(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四個方面探索、找到真實的自己。
每一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興趣、能力和價值觀,但就我所接觸到的大量的來訪者,很多人其實對自己是不太了解的,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認為內向性格是不好的,重視金錢也是不對的。其實,性格本無好壞之分,只是獲得能量的不同方式而已,重視金錢也只是一種職業價值觀而已,不分對錯。
鑒于篇幅的問題,我這里只推薦幾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幾個科學測試,大家可以通過測試,加深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個性測試可選MBTI職業性格測試,興趣、能力測試可選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價值觀測試可以選職業錨測試。
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最好能結合職業目標和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做到人職匹配。比如,從個性的角度考慮,偏愛通過獨處獲得能量補充的人(我們常說的內向性格)最好不要選擇銷售,挑戰性比較大,同理,外向性格的人,最好也別選擇研發,研發工作對外向型人可能會覺得比較悶。
3
最后,幾口雞湯,我只管熬制,你可以不喝。我始終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適合比成功更重要。用當年明月的話說就是: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我們一定要努力,但請別著急,飯總要一口一口吃,路總要一步一步走,目標也需要一年一年去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