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六哥的夢想早讀會第3期第4天《精進》,今天的主體是“深度學習”。
一、 ?學會向自己提問
1.不經提問的學習是什么狀態:
①制定學習計劃②實施學習③回顧整理
2、建構式學習方式:、
? ?原有知識結構體系→加入新知識→短暫失衡→重新達到平衡→建構完成
二、尋求突破,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 ? ?四大問題:
1、針對這些材料,我已知的是什么?
2、我未知的是什么?
3、對于未知的知識,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能了解?
4、對于這些材料,我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是自己不能輕易得到的,但是又很有價值的?
?三、不做知識的搬運工
通過解碼,深入事務的深層、
解碼的三個層次:
1.它說了什么?給了我什么感受?
2.它是什么?對我有什么價值?
3.它的內部是怎么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實現的?
四、刻意練習的三個方式
1.寫作式操練
2.游戲式操練
3.設計式操練
? ? ? ?在知識迭代速度日新月異的時代,怎樣的學習,才能不焦慮呢?分享一下我的體會吧。
1.迷茫期
? ?從16年開始,我不斷閱讀,扎入書海里,狂下單買書,讀了上百本書,讀書的速度跟不上買書的速度,越來越焦慮,一度質疑過讀了有什么用,好像都忘記了?嗯,一邊質疑一邊繼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多看書吧,就這么安慰自己。
2.漸變期
? ?一邊看書,一邊跟著書本買里面提及的書接著看,然后參加打卡群,關注打卡群里面很牛的小伙伴他們的打卡內容,微博關注大咖,參加各種微課,慢慢的鏈接自己喜歡的人,嗯,從每個人身上模仿一點,變成自己的,哈哈,這種感覺很棒!
3.質變期
?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漸漸地,突然發現以前讀過的書形成一個圈,像武功心法一樣,感覺被打通了靜脈,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了,理解能力越來越好了,知識體系的搭建越來越快了......
然后,在書友的鼓舞下居然敢挑戰線下分享(以前從來不敢眾人前發言),嗯,不會演講,開始刻意練習,訂閱喜馬拉雅演講課程,一遍一遍的聽了幾次,演講稿寫了改了幾次,試講了幾次,把控時間,嗯,一直很緊張,第一次居然敢挑戰長達40分鐘的演講,哈哈,想想還是不可思議的,然后,反響還不錯。
想要的去做,不會的去學,只要開始了都不會晚,不完美,才美!今天我開始刻意練習寫作嘍!你呢?什么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