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很焦慮。
這一周,其實很累,但并不焦慮。因為相信種子。
上一周,與張老師溝通請教關于孩子的情況,明白,一切都是正常的現象,無需焦慮。然后,沒有什么情緒是一場大覺解決不了的。
上一周的共讀,收獲很多,更多的是一句話或者一個態度對我的啟發。薛老師說了一句話,方法論并不能解決問題,別人的方法終究是別人的方法。
是的,細數這兩個月以來,我所做的,一直都是別人的方法,別人的建議,可是,并不一定真的適合這些孩子。
同樣的一個方法可能對一些孩子適用,但是,用到另一些孩子身上,卻可能什么用都沒有!
所以,我需要尋找自己的方法。
這周的午休,幸虧有宋老師前來幫忙,孩子們的午休人數從零零散散的0-1個,到現在每天中午都能有一大半的人進入睡眠狀態。琛竟然在一覺醒來之后說了一句:睡覺好舒服。澤竟然從開始的堅決不睡到興奮的跟我說:老師,我睡著了。
宋老師大概是有神奇的力量吧?
或許是,可僅僅是因為宋老師來了嗎?只是因為他是宋老師嗎?不僅僅,宋老師跟孩子們說話的時候,或許像一個大孩子,也跟孩子們開玩笑,撒嬌,斗嘴,整個氣氛很融洽。更或者說,宋老師已經收獲了這些孩子。那我收獲了嗎?曾經收獲了一部分,但是因為這種收獲太過于急切想要讓孩子們做的更好,我可能又失去了孩子。
但,我們從曾經相互收獲開始,就從沒離開過。
我或許應該慢下來,慢慢的跟著孩子們一起做一些事情,做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或許我一直在做,只是還沒有看到種子發芽罷了,但只要給到合適的環境,總會萌芽的,對嗎?
有些孩子可以用規則束縛,但有些孩子,更適合在在內心去播下種子。這些種子長成一顆大樹后,會結出誠實,自信,勇敢,善良,擔當~~~這樣的果實。
但是,從萌芽到結果,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嗎?
孩子們需要午休,可是,為什么需要午休呢?大人會說出一大堆的說辭,可是這個說辭終究抵不過孩子的一句“我不瞌睡,我睡不著。”是啊,我并不瞌睡,所以我不想睡。就算說一大堆的理由,孩子或許懂,或許,對于孩子,只是一個與自己無關的理由罷了。
所以,聽到那一句“睡覺真舒服”,我是興奮的。
說說自己,小學的時候跟這些孩子一樣,也不瞌睡,也想玩,就算睡著了,也不明白為什么老師要逼著我們去睡覺。并不理解。
現在,我很喜歡睡覺。當然,并不是漫無天日的昏睡,這種渾渾噩噩的日子是極度空虛的。我喜歡的是合理的休息。
最近,睡眠并不是特別好,以至于白天反應遲鈍,做事無力的。甚至會忘記自己前一天做了什么。這是睡不好的壞處。我知道了,孩子們知道嗎?
或許是知道的,但是不理解。
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懂得多。
但是,懂,卻不一定能自制。
昨天,碩把窗簾弄壞了,是不是故意的且不說,單說這件事發生,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讓孩子發展的機會。我問他,怎么辦,他說:“修!”
怎么修?
孩子在思考。
他在想,爬到梯子上去修。
可以,可是哪里有梯子呢?
可以借梯子。
可是借下梯子之后,他能爬上去修好嗎?
可以請媽媽來幫忙。
可是為什么要媽媽來替你承擔自己的犯錯或者說行為后果呢?
好像并沒有理由。
如果需要賠償呢?
我沒有錢。
沒有錢怎么辦?
媽媽有錢。
可媽媽為什么要替你的行為后果付錢呢?
那怎么辦?
可以請媽媽幫忙,然后用自己的行動來獲得相應的報酬。
好的!
那現在需要告訴媽媽,你的決定了。
我拿出手機,打開跟媽媽的微信。
孩子自己跟媽媽語音聊天。
媽媽同意第二天跟孩子一起先修。
好的,結束。
沒有責怪孩子,因為事情發生之后,孩子本身就有壓力。
第二天,媽媽來了,發現修要比想象的難一些。只好回家。隨后,黃老師幫忙叫學校的師傅幫忙維修。一切都好。
可是,對于孩子的發展還沒有結束。
我又告知碩媽媽,希望繼續關注孩子。
跟媽媽更多的聊天之后,才發現,碩雖然小,卻比我想象的更要擔當,明亮的多的多。
不禁有些感慨,還好是碩。如果是另外一個孩子,對話或許是另一番對話。但我相信,結果一定是讓孩子向著明亮那方生長!
沒有兩顆種子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正如其他老師管理孩子的方法,我用的話并不適用一樣,每個孩子遇到同樣的問題,老師的反應也不一定是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我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終將綻放自己的光芒,照亮你的美,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