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阿阮
—01—
R小姐突然跟我說,她跟Y先生的關系結束了。她不說分手,也不說自己失戀了,而是用了“結束”一詞。
對于R小姐的這段感情,我了解不多。我只知道她跟Y先生幾乎沒有約會,因為她每個周末刷新的朋友圈都是跟朋友、閨蜜、同學逛街吃飯KTV,唯獨沒有出現過Y先生的影子。
我曾好奇地問起過R小姐:“你們談戀愛從來都不約會嗎?” R小姐故作輕松地說:“他忙著創業呢!我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不需要他陪呀!” 我便不再做聲。
這會兒突然“結束了”,盡管結合他倆一直以來的相處方式很容易就能猜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但我還是問了R小姐為什么。
R小姐一如既往地平靜,淡淡地說:“因為我不想再跟一個消沉到話都不想說的人相處了?!?然后又說,一年多以來,Y先生一門心思搞創業,具體有什么進展也從不跟R小姐提起。R小姐每天主動發信息打電話給他詢問溫飽和心情,他總是以回答問題的方式與R小姐交流。
最糟糕的是每次見面都只是一起吃吃飯,不會有別的任何活動,而且每次吃飯過程中Y先生也幾乎不跟她交流。R小姐能理解他壓力大,每次都滔滔不絕地跟他說一些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新鮮事,也講笑話逗他笑,但他從來不領情,仍板著一張臉,永遠是那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半點興趣。這樣的他總讓R小姐感覺在拿自己的熱臉貼冷屁股。
R小姐不止一次勸過他對生活和工作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既然是自己決定要做的事情,就樂觀并且認真地去做,相比總是憂心忡忡肯定會有更好的效果呢。而Y先生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覺得R小姐想問題太簡單。
R小姐還說,有時候她工作上有不順心的事會跟Y先生抱怨一下,但Y先生有一次竟然說:“這些事情你自己應當有能力去處理好的,干嘛每次都跟我抱怨呢?我也沒心思替你想辦法呀!” 那次之后,R小姐再也沒在他面前有過任何抱怨——其實R小姐想要的只是愛和關懷,并不是什么解決辦法。而當一個人連小煩惱都不愿替你分擔的時候,自然就距離感倍增了。
就這樣,R小姐甚至害怕和他見面,因為兩個人在一起時那種死寂般的沉默會讓人很不舒服,而就算Y先生開口說話,也永遠是一副低沉哀怨的語氣,讓人聽得胸口發悶。久而久之,兩個人在一起也習慣了不說話,甚至邊吃飯邊各自看手機。
R小姐認為這樣的關系沒必要繼續下去,于是不再主動跟他聯系,而他也一如從前,不主動聯系R小姐。這就是R小姐說的“關系已結束”。
但我想起上次跟他倆一起吃飯的時候,Y先生給人的感覺挺熱情的啊,并不像R小姐說的那樣一臉頹喪。
“是的,他對待別人總是笑臉相迎,唯獨對我這樣。他說因為在外人面前偽裝得很累,而在我面前不想戴著面具。但我覺得,他無非是把我當做情緒垃圾桶。連一個陌生人他都知道應該微笑相迎,可是對我卻沒有一個好臉色?!?/p>
聽到這里,我為R小姐最終的決定感到欣慰。我認為,一個有擔當的人(男人或女人),都不應當拿親密當做發泄情緒的借口。如果你愛我,你應該讓我看到更好的你,而不是把最糟糕的你袒露在我面前——當然,我歡迎你脆弱的時候投入我的懷抱取暖,但一定不是長期不給我好臉色看。
我不能想象到Y先生的壓力有多大,以至于持續消沉頹喪一年多,將一個女人對他的愛消磨殆盡。但我知道,沒有人愿意去愛這樣的一個人——除非他可以自己變好,否則也就“注孤生”吧。
—02—
每次看到別人的不足,我也會反省自己。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失戀了。因為本已經談婚論嫁,互許終身,但中途出現了變故。我作為被背叛的一方,痛得不能自已,第一次體會到心痛是種生理反應,感覺自己從此要失去愛的能力了。
那段時間我媽為我提心吊膽,每日對我噓寒問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地關心我的動態,不放過我任何一條朋友圈,仿佛生怕想不開。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只狗狗的照片,是因為那狗狗一直跟著我,我寫道:“你這么想陪著我呀?” 我媽看了之后突然就崩潰了,表達了一大堆心疼我的情感之后,囑咐我多跟同事、朋友待在一起,別一個人胡思亂想。
我當時其實也極力地讓自己從失戀泥潭中爬起來,盡量地不去想那些事——說是逃避也好,總之不愿去想。所以,從小在我媽面前一向很聽話的我,對她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由起初的理解和接受慢慢變成了惱羞成怒,并且指責了她。我認為她總是有意引導我想起自己是個受傷的人——我知道她是關心我,也許與我相隔兩地的她并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安慰我,所以就總是為我擔驚受怕,但我拒絕她這種草木皆兵的想法和過度關心我的做法。
然后,我就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對付自己的媽媽,那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每次她說起什么,我就極力地反對她的觀點。每次她絮絮叨叨地囑咐我注意身體,我就很不耐煩地說“知道了知道了”。有時候她無意中提及我感情的事,我就加以自己的猜想認為她又在揭我傷疤,然后又是沖她一頓發泄。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我對抗我媽的“戰爭”已持續了將近半年,終于在我哥給了我一頓教訓之后決定“休戰”。
那晚我在外面跟同學逛街,我媽突然發微信叫我買瓶沐浴露回去,還專門指定了牌子和功能——這本身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吧,可是在我已經習慣了與她對抗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媽的這個要求很過分!我憤憤地回復她:“我們家什么時候還定了專用沐浴露啦?而且非得今晚買嗎?”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我媽回我:“如果你不方便就先不買了,跟同學玩開心?。 ?我不屑一顧,準備繼續逛街。但此時哥哥的信息發來了:“你到底哪根筋搭錯了?她可是我們的親媽!她叫你買個東西很過分嗎?你小時候哪次不是張嘴要什么她就給你買什么呀? 我知道你因為失戀那件破事整個人變得很古怪,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該懂點事,別老是拿自己的任性傷害關心你的人!”
頓時,我像是被襲擊了一記“冰桶體驗”,整個人清醒了。是啊,我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沒好好跟自己親媽說話了。試想一下,她被自己“一直很聽話”的女兒突然“叛逆”起來,肯定很傷心委屈,也很為我擔憂。
我想象不到我媽向我哥求助的時候有多么無奈,但慶幸的是,哥哥及時把我罵醒。正如他所說,我一直是有恃無恐吧,所以拿自己的任性當成了利劍割傷了最愛我的人。可是愛我的人,應該得到我的尊重和愛護才對呀!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誰沒有難受想哭的時候?但不要在自己難受的時候讓關心你的人更難受。愿被愛的你學會去愛,而不是有恃無恐地去肆意傷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