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 ? ? ? ——先秦? 無名氏? 《詩經.無衣》
? ? 在講這本新華先鋒最新出品的陳舜臣歷史著作之前,先嘮會最近大家都在關注的豆瓣評分8.9的熱播影視劇——《大秦賦》。
? ? ? 話說這部劇是史詩大劇《大秦帝國》第四部,也是該系列的收官之作。有前三部珠玉在前,日前剛剛上映的這部《大秦賦》表現依然可圈可點,講述了秦始皇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眾臣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該劇真實還原歷史,貼近真實人物,從服裝器具、人物造型、日常禮節、臺詞功底、戰爭場面、飲食風俗,甚至尚黑、婚俗等細節處理得都十分細致到位。
? ? 無獨有偶,中國臺灣裔日本作家陳舜臣的作品《秦始皇:大秦帝國啟示錄》出版的時機在影視劇熱度的炒作下就顯得十分微妙。
? ? ? 熟悉陳舜臣文風的讀者都會理解為何他會被譽為“最會講中國歷史故事的日本作家”。其之前諸多著作中已經深刻證明了這一點。與之前眾多已出版、有關秦始皇的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研究性著作不同的是,在這本《大秦帝國啟示錄》中,作者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平易近人的姿態真實還原了嬴政的畢生功業及其治國理念、用人思想和一些與其相關的歷史人物。
? ? ? 盡管通篇閱讀下來,你會發現作者的主觀意識比較濃厚。比如在談及嬴政身世、對趙武靈王前半生功績的肯定以及焚書坑儒的真相和遺詔謎團等篇章,我們都能看到作者的語氣多是“我覺得”,“我認為”之類的主觀臆斷。但這恰恰說明在缺乏真實史料佐證的前提下,作者陳舜臣是個尊重史實,不妄下結論,對自己言行及作品真正負責任的一位好作家。
? ? 如果你是歷史愛好者,在這本書中,你會讀到一個史無前例的大一統,如若你鉆研國學經典,這里有你感興趣的《呂氏春秋》的前世今生;就算你只想看點有料的八卦,李斯與韓非這對同門師兄弟的相愛相殺、秦始皇疏遠長子扶蘇,改立胡亥為太子的野史傳聞等同樣能滿足你的“求知欲”;同時,我們更可以把它當作建筑學者及其愛好者的福音,遵循千年前的前人腳步,你會了解修建鄭國渠和都江堰的背后真實原因,萬里長城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阿房宮消失的真相以及驪山陵深埋千年的秘密。
? ? ? 最后,結合作者在書中闡述的一些觀點概括總結一下秦始皇的千秋功業:嬴政此人,雄才大略、橫掃六合,置三公,設九卿,廢分封,以郡縣,人同倫,書同文,車同軌,統度量,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筑長城,修靈渠,明法度,定律令,薄賦斂,省徭役;晝斷獄,夜理書,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佞巧;變風易俗,功過五帝,地廣三王。 惜乎扶蘇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內發,六國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為招,再傳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